新時代新征程,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使版權價值更加彰顯。版權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內容,版權保護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健全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近年來,青島市以版權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抓手,版權產業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版權創新創造水平不斷鞏固提升。青島市先后4次榮獲中國版權金獎,2次獲評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版權工作動能強勁、走在前列,展示了青島版權事業發展的勃勃生機和市場活力。
突出“集群化”培育,產業優勢更加凸顯。版權在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青島市高度注重版權事業生態體系的培育和搭建,近年來,依托“電影之都”“書香青島”“音樂之島”等特色文化品牌,創新打造影視、出版、音樂等版權領域優質IP,版權產業生態持續優化提升。隨著影視產業培育壯大,東方影都產業園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版權創造與轉化基地,《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300余部影視作品在此完成拍攝制作,累計票房產出近400億元,影視版權價值持續釋放。青島市聯合出品、聯合攝制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南來北往》《父輩的榮耀》3部影視作品獲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出版產業精品涌現,多部圖書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五個一工程”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出版大獎,長篇小說《雪山大地》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舉辦2024年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出版產業大會,有力推動上合組織國家間出版產業交流合作。音樂產業蓬勃發展,打造“音樂版權全產業鏈交易服務平臺”,累計上線音樂作品5萬余首,培育發展音樂行業制作公司近百家,促成音樂作品版權交易額超4000萬元,初步形成集創作、登記、交易、保護于一體的音樂版權生態體系。
突出“法治化”監管,版權保護更加有力。深化常態化版權保護,建立版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打通線索移轉、案情會商、案件協查、聯合辦案等全流程,實現部門間高效協同,該項工作經驗入選國家版權局第一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突出專項集中治理,持續開展“劍網”“青少年版權保護”等整治行動,以常態化、專業化執法手段,為版權保護筑牢制度防線,持續提升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
突出“多元化”交流,版權交易更加活躍。連續舉辦5屆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實現重大版權項目交易106項,達成意向簽約交易額289億元。成功舉辦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中國民間藝術節、“上合之夏”手造精品展等活動,搭建各類優質資源交流展示新平臺。力促版權出海,近5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少兒繪本大系》等90余種圖書版權輸出至德國、西班牙等國家。
突出“數智化”融合,版權成果更加豐碩。積極推動版權要素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深度融合,打造“沿著黃河遇見海”“絳雪傳奇”“AI閱讀融合出版平臺”以及《尋夢滄海》《海上有青島》等文旅體驗、數字出版和數字演藝項目,培育形成一批以版權為核心的新型文化和消費業態,實現了版權資源向高品質文化產品的有效轉化,積極拓展版權惠民為民成果,推動了青島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