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為學費犯愁呢,沒想到剛收到錄取通知書,街道工作人員就送來了5000元救助金!”張星(化名)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夏天,張星以優異成績被山東農業工程學院錄取,但喜悅很快被現實的陰霾所籠罩。因父母離異,她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身體不好,今年又突發腦梗癱瘓在床,不僅失去了收入來源,治療費用和日常開銷也讓整個家庭雪上加霜。然而,轉機發生在2025年7月,平度市民政局組織開展新一輪新考錄大學生摸排工作,主動尋找像張星一樣身處困境的學子。東閣街道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在走訪中發現了張星家的急難狀況后,迅速啟動救助程序,第一時間為其家庭辦理了低保,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為她本人申請并發放了大學生臨時救助金。
無獨有偶,家住即墨區藍村街道二里村的孫同學以優異成績被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但學費讓家庭壓力倍增。孫同學的父親為視力一級殘疾,母親常年患病,全家依靠低保金維持生計。藍村街道民政工作人員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講解政策,協助準備申請材料。“沒想到政府會主動來幫我們,孩子上學的錢有了著落,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了。”孫同學的母親感激地說。
為切實做好2025年青島市困難家庭大學生救助工作,保障困難家庭子女更好接受高等教育,7月份,青島市民政局下發《關于做好2025年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高等教育大學生臨時救助工作的通知》,部署啟動困難家庭大學生臨時救助工作。青島市對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讀大學生和新錄取大學生啟動年度常態化一次性臨時救助工作,救助標準為本科學生不低于5000元、專科學生不低于3345元,并要求救助資金及時足額一次性發放到位。截至目前,青島市共救助幫扶了困難家庭大學生918人,發放困難家庭大學生臨時救助金451萬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