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外資加速涌入中國股市 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海外資金對中國股市的興趣明顯提升。高盛數據顯示,7月全球主動型基金對中國股市的配置比例升至6.4%。同時,被動型資金加速流入,截至7月底,外資被動型基金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已達110億美元。外資機構認為,流動性改善、美元走弱以及居民儲蓄充裕等因素共同推動中國股市活躍度提升,成長板塊和高質量科技股成為外資關注重點。
【產業】
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多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
8月2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消化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與《疝、甲乳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旨在促進醫療機構提高診療質量、提升計價收費規范性。8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物理治療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
通過實施立項指南,我國逐步實現了醫院收費項目的統一和收費水平的可比性,新增了一批填補診療空白、代表科技前沿、滿足臨床需求的技術項目,加速了新技術的臨床應用推廣;推出了一系列反映技術價值和勞務付出的價格項目;積極發揮價格管理職能,推動和引導醫療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
四部門: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耳與聽力健康領域應用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耳與聽力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探索醫工、醫技結合,推動耳科相關藥品、醫療器械以及聽力檢測、診斷技術等方面的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耳病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的臨床研究創新,推廣中藥熏蒸、針灸推拿等中醫技術在聽力損失治療與康復方面的應用。依托衛生健康和殘疾人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整合聽力篩查、診療、康復等數據,做好統計與分析,為優化服務管理、政策效果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推動數據信息、人工智能技術在耳與聽力健康領域的應用。
7月全社會用電量歷史性突破萬億千瓦時大關
近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了7月全社會用電量,達1.0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全社會用電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這是中國月度全社會用電量規模歷史首次突破萬億千瓦時大關,在全球范圍內也屬首次。作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用電量數字攀升是多輪高溫與工業生產穩中向好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7月數據來看,新能源占比顯著提升,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發電量快速增加,占比接近總量的四分之一,體現出我國能源綠色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市場】
港交所:延長交易時間需審慎
在港交所2025年中期業績會上,有市場人士建議延長交易時間,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的回答被部分市場人士誤解為“港交所在研究24小時交易機制”。據了解,港交所一直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便利,對于所有相關的建議都持開放態度,但是因為延長交易時間對市場整體影響很大,需要征求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意見。
私募月度備案規模年內首次破千億元
中基協披露,7月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為1689只,新備案規模達1074.27億元,較6月的500.57億元增長114.6%,這是今年私募基金月度備案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從分類來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尤其是股票策略產品,是發行市場的“主力軍”。
【公司】
帝歐家居:擬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 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相關業務
8月21日,帝歐家居發布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及自籌資金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水華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業務,分步實施,5年內完成實繳。
中國石化:上半年歸母凈利潤214.83億元 同比下降39.8%
8月22日,中國石化發布公告,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41萬億元,同比下降10.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14.83億元,同比下降39.8%。
責任編輯:榮曉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