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3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項目的巔峰對決中,青島籍運動員陳夢以非凡的實力和堅韌的意志,成功衛冕冠軍寶座,成為乒壇歷史上耀眼的明星。而在這場榮耀之戰中,一款由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珠寶專業教師董杰精心設計的翡翠吊墜,不僅為陳夢的奪冠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成為了珠寶設計與體育精神完美結合的典范,彰顯了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珠寶專業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藝術與體育的跨界碰撞
當陳夢站在巴黎奧運會的領獎臺上,胸前掛著的那款翡翠吊墜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款吊墜的設計靈感源自于乒乓球拍,是董杰老師耗時一個月,經過無數次構思與手繪的結晶。她巧妙地將乒乓球拍的元素融入吊墜設計中,不僅展現了佩戴者對乒乓運動的熱愛與追求,更賦予了吊墜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董杰老師表示:“為奧運冠軍設計首飾,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挑戰。我希望通過這款吊墜,能夠傳達出對陳夢的美好祝福和對她奮斗精神的致敬。”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葫蘆與“福祿”諧音,寓意著平安、健康、吉祥和幸福。董杰老師將這一元素融入吊墜設計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葫蘆造型,既體現了設計的巧思與創意,又寄托了對陳夢的美好祝愿。這款吊墜不僅見證了陳夢的輝煌時刻,也成為了她奮斗歷程中的一份珍貴記憶。
珠寶設計與制造的完美結合
這款翡翠吊墜的成功問世,離不開青島經濟職業學校與青島芙蕾雅珠寶的緊密合作。雙方共建的珠寶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為首飾的設計、加工與制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這里,學校教師與企業大師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珠寶藝術品。
以吊墜的鑲嵌過程為例,青島芙蕾雅珠寶的資深鑲嵌技師們對董杰老師的設計圖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了最先進的鑲嵌技術,確保翡翠與金屬底座的完美結合。他們利用顯微鏡下的精細操作,將翡翠小心翼翼地鑲嵌在預設的凹槽中,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無瑕。在鑲嵌完成后,還經過了多輪拋光和質檢,確保吊墜表面光滑如鏡,散發出迷人的光澤。
此外,在珠寶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學生們也有機會參與到類似的項目中。他們可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并實踐寶石鑒定、設計、加工制作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技能。這種“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能夠在真實的生產經營環境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董杰老師的設計創意在珠寶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得到了完美的實現。從電繪、3D打印到鑄造、執模、鑲嵌、拋光質檢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專業人員的智慧與汗水。這種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不僅保障了產品的創意與品質,更為珠寶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他們在真實的生產經營環境中,學習并掌握了寶石鑒定與檢測、首飾設計、加工制作等關鍵技術技能,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
珠寶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的珠寶專業自1996年開辦以來,始終致力于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深度融合。學校牽頭成立了青島市珠寶職教集團,牽頭編寫了《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主持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首飾配飾藝術》課程資源。學校與多家知名珠寶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方式,不斷引入行業前沿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行業、了解市場的機會。
在教學方面,該專業擁有一支由行業專家、教授和資深設計師組成的優秀師資隊伍。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熱情。董杰老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以嚴謹的教學態度和深厚的專業功底,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珠寶設計人才,為珠寶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學生成果方面,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的珠寶專業學生屢獲殊榮。近年來,他們不僅在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中屢創佳績,如連續三年蟬聯全國職業院校鉆石分級競賽團體第一、在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中包攬珠寶玉石鑒定大賽一二等獎等,還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活動,展現出了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面對珠寶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的珠寶專業將繼續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道路,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通過加強與國際珠寶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引入更多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等措施,該專業將繼續保持其在珠寶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為珠寶行業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型的專業人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澍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