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11月9日,五大信披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粹:
經濟參考報
頭條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金融讓利實體沖刺全年目標
記者11月6日獲悉,根據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數據測算,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減少收費、支持企業進行重組和債轉股等渠道,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下一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有關部門將持續釋放相關政策紅利,繼續推動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要聞
國家網信辦:推動數字鄉村建設 進一步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
記者日前獲悉,我國網絡扶貧工作成效顯著,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表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網絡扶貧工作的升級版,下一步將通過數字鄉村的建設延續網絡扶貧的相關工作內容,包括進一步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全面發展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相關體系建設,研究編制“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
機構預測10月CPI加速回落 同比漲幅或低于1%
國家統計局將于近日公布10月CPI數據。多家機構預測,由于去年10月高基數和今年10月豬肉價格環比回落,10月CPI將加速回落,同比漲幅大概率下行至低于1%。“基數因素或推動CPI同比明顯回落。”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去年10月有比較強的基數因素,同時從高頻豬肉等食品價格數據來看,10月CPI同比預計可能明顯回落。
多品種價格回暖 有色金屬板塊逆市上揚
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深指數集體收跌,但有色金屬板塊逆市上揚。截至當日收盤時,同花順有色冶煉加工行業板塊上漲0.70%,主力凈流入10.40億元,92只成分股中54只上漲。宏觀層面來看,有色金屬的需求、價格以及行業景氣度受整個經濟周期波動的巨大影響。
中國證券報
頭條
健全國企治理機制重在引入積極股東
在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全面實施之際,國企改革將聚焦治理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實施更深層次改革,以有效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從資本市場現狀看,健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機制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應有之義,也是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抓手,更是國企改革成效的判斷標尺之一。對此,關鍵舉措之一便是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等積極股東,切實改變國企管理中的行政主導思維。
要聞
高擎“價值”大旗 公募發展漸入佳境
2020年,公募基金新基金發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今年以來已成立1181只新基金,合計發行規模達25355.21億元。業內人士已開始熱切盼望全年新基金發行規模實現3萬億元的目標。
深交所:持續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效
深交所日前聯合安徽證監局在合肥舉辦創業板改革優秀投教作品表彰大會暨會員投教工作培訓會。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匯聚市場各方合力,發揮會員投教優勢,創新投教形式,豐富投教內容,為加快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夯實投資者基礎。
跨年行情拉開序幕 券商看好三條主線
經歷持續震蕩后,11月首周A股迎來“開門紅”。在多家券商分析師看來,隨著我國經濟修復態勢延續、A股上市公司盈利持續好轉,疊加2020年美國大選“靴子”落地,A股有望演繹較為明顯的跨年行情。配置方面,分析師建議繼續聚焦順周期和低估值板塊,如金融、地產、化工等,此外可選消費以及科技主線亦值得積極布局。
上海證券報
頭條
10月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6% 我國外貿連續5個月正增長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10月我國出口1.6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7.6%,實現連續7個月正增長,持續保持高景氣的增長態勢。進口1.22萬億元,增長0.9%,增速較上月回落明顯;貿易順差擴大至4017.5億元。從外貿總值看,10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達2.84萬億元,增長4.6%,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前10月的累計增速也達到1.1%。
要聞
九城聯動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再迎新政
擁抱進博,共享未來。依托進博會的舞臺,九城聯動,合作開放,先行先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產業合作正迎來新局面。日前的發布會上,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恒大新能源汽車、中國商飛等頭部企業分別與九城市代表簽訂了合作協議。
黃洪:銀保監會將多措并舉支持大灣區金融改革開放
11月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在廣東舉行。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論壇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十四五”期間將發揮擴大開放的試驗區、產業升級的新引擎和引領創新的排頭兵等重要作用。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加大對大灣區金融改革開放的支持力度。
加速構建多支柱養老險體系 保險業再迎發展新機遇
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保險業圈定了未來發展的目標。
證券時報
頭條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2035年中國有望成全球第一大保險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大潮中,保險行業是其中重要的建設者。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業總資產22.43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20.7萬億元。保險資金投資A股總體規模達2.68萬億元,約占A股流通市值的4.6%,是A股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
要聞
恒大地產終止借殼 深深房停牌4年今日復牌
這一刻終于還是來了,恒大地產終止借殼深深房!深深房A(000029)、中國恒大(03333.HK)11月8日晚間同時公告,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恒大地產借殼深深房計劃告終。
中上協董秘委員會倡議:切實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上市公司主體責任。董事會秘書作為負責公司治理、投資者關系管理、信息披露等工作的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在促進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證券日報
頭條
海南自貿港發布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
新華社海口11月8日電 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8日集中發布。按照“首創性、已實施、集成性、效果好”原則,船舶登記“一事通辦”等6項案例從候選案例中優選勝出并發布,體現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階段性發展成果。
要聞
整治“場外配資”專項行動計劃陸續落地 從嚴監管是常態
場外配資“抬頭”的同時,監管也架起了“放大鏡”。11月3日,青海證監局發布“股市黑嘴”“非法薦股”“場外配資”及相關“黑群”“黑APP”專項整治行動計劃。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這是自9月份證監會開展部署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繼河北、深圳之后,第三個公布專項整治行動計劃的地方證監局。
資本市場“教科書級”立體追責 展示打擊違法活動決心與能力
11月6日,證監會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十二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六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包括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案件類型,主要針對危害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的三大“頑疾”;另外六宗證券刑事犯罪典型案例涵蓋了當前證券犯罪的主要類型,體現了依法從嚴懲治證券犯罪的司法態度。
進博會展商看好5G大規模商用 競相展示新應用
走進進博會4號科技場館,記者首先看到的就是5G這兩個大字。在此后的采訪中,記者更是感覺到了5G大規模商用化將會普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整理:李會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