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馬小航于2005年10月獲得了澳大利亞La Trobe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6年4月回國加入青島朗訊擔任研發總監;2011年1月加入海信集團并工作至今。在2016年完成了海信集團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工作,順利出站并獲得“山東省優秀博士后”稱號。
馬小航具有23年的計算機科技研發經驗,對于軟件系統的架構設計,特別是針對嵌入式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具有豐富的經驗。攻讀博士期間,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圖像檢索領域,他提出了使用軟計算技術的大型圖像數據庫基于內容的智能檢索方法,共發表學術論文10篇,其中包括SCI檢索3篇、EI檢索5篇,申請專利10項。
馬小航帶領團隊開發的“海安”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使得海信集團在國內率先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實現了產品研發和運營的統一,用戶體驗不斷得到提升,產品形態和功能得到了擴展和豐富,經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山東省優秀博士后、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青島拔尖人才,他聚諸多榮譽于一身;他研究開發了安卓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屬于國際領先水平,該系統上市第一年就為海信新增產值15億元……他就是海信集團資深科學家、海信電子信息集團副總裁、海信電子信息集團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馬小航博士。
海信是一個重視技術的企業,在企業能作出更多成果
馬小航于2005年10月獲得了澳大利亞La Trobe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6年4月回國在青島一家外企擔任研發總監;2011年1月加入海信集團并工作至今,在2016年完成了海信集團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工作,順利出站并獲得“山東省優秀博士后”稱號。
馬小航在海信集團工作期間,主要負責海信多媒體產品重大技術方向把握、重大產品形態變革,提前布局產品和技術以及將技術落實到產品上;同時,他負責團隊管理和建設,確保一個擁有2000多人的研發團隊保持高效運轉;此外,他還致力于引進優質科研力量,進行人才培養,讓研發組織保持活力。
“我從小就在青島長大,25歲出國讀書4年,歸國后感覺青島的基礎設施建設變化巨大。無論是走在青島的木棧道,還是與朋友到咖啡店聊天,都感覺非常愜意。青島的生活環境和氣候非常舒適、宜居,家人朋友也都在青島,所以最終選擇留在青島。”馬小航談及在青島創新的原因時說。
剛來青島時,馬小航選擇在外企工作。他感覺外企的文化背景、工作環境比較適合自己。馬小航在外企工作5年中,從基層工程師做到行政管理,他始終在考慮著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力圖尋找在整個競爭環境中更具活力和發展前景、沒有冗余流程、工作更高效的企業環境。
2011年,海信集團發布“智能戰略”,招募軟件人員,進一步增強電視板塊的軟件研發力量。馬小航瞅準這一機會,憑借自身在軟件領域的優勢加入海信,目的就是為了有干事創新的機會,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馬小航最初到海信時只帶了7個人。他憑借海外學習的專業技術和工作經驗,經過2-3年時間,將7人小隊發展成50多人的團隊。他在軟件、硬件、結構、工藝、顯示等多個技術板塊中培養、引進了60多位優秀軟件研發人才,對智能電視軟件團隊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馬小航的帶領下,2018年海信電視板塊的工程師已經成為海信多媒體研發中心最大的團隊力量,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數百人,實現了數量級的翻倍。此外,海信集團在加拿大成立海外研發中心,通過收購公司,吸納其中擅長用戶體驗交互的研發人員,馬小航擔任起了加拿大海外研發中心總經理。近兩年來,他突破文化相容性的困難,架起了中外研發人員合作的橋梁。
企業重視引才育才,更注重留才
“2006年,我剛回到青島時,享受到了青島留學生人才引進政策,當時拿到約6萬元扶持資金;海信也給我配套了很多科研資源,比如團隊、科研經費等;我還獲得了山東省300萬元經費,支持團隊能夠開展下一代物聯網產品的研發;另外,我們還參加了國家工信部軟件相關課題的研究開發,獲得了很大的科研經費支持。”馬小航談到人才政策時認為,“青島市是個很重視人才的城市,海信集團是一個很重視技術的企業,自己做技術出身,在青島、在海信有用武之地,能夠做出更多成果。”
在企業工作期間,馬小航還完成了海信集團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工作。目前,馬小航擔任海信電子信息集團副總裁職務,帶領一支由近2000名工程師組成的科研團隊,涵蓋了軟件、硬件、結構、顯示、工藝等專業技術領域,其中95%的工程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包括研究生1053人、在讀博士后2人、博士16人,主任設計師117名、副主任設計師347名、設計師321名,培養了一支布局合理、素質優良、富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做出產品上的差異化,才能賣出增值和溢價
2012年,全國電視市場軟件系統發生重大變革,整個電視會像手機一樣,包含了各種功能,把手機的安卓系統移植到電視上成為新的發展方向。企業只是靠賣硬件或是增加個調整音量、色彩的軟件,已經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雖然當時海信的加拿大研發團隊設計了一套極簡的交互系統,但是這套交互系統里遙控器就4個鍵,而現在市場上的遙控器從原來的20多個鍵縮到10多個鍵,僅憑電視遙控器10多個鍵來操控如此復雜的交互界面系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于是,馬小航帶領團隊共同攻堅克難,整合了人機交互技術、軟件技術、傳統電視技術,共同推出了VIDAA系統。VIDAA系統上市后,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該系統在音質、畫質、外觀結構方面均成為電視市場強有力的加分項。正是憑借VIDAA系統,海信電視與競爭對手形成了較明顯的差異化,并滿足了用戶需求的差異化。該系統一直沿用至今。對此,馬小航表示:“做出了產品的差異化,電視是可以賣出增值和溢價的。”
馬小航帶領團隊開發的“海安”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使得海信集團在國內率先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實現了產品研發和運營的統一,用戶體驗不斷得到提升,產品形態和功能得到了擴展和豐富,經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該系統先后應用于5代智能電視產品,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僅在2012年度,為海信新增產值15億元,新增利稅4.1億元;到2014年底,為海信新增產值近80億元,新增利稅20億元左右。作為“海信集團百萬重獎VIDAA”中國研發團隊的負責人,馬小航取得的科研成果連續兩年獲得海信集團科技創新獎一等獎,智能電視極簡交互系統的研發及其產業化項目獲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當記者提及“海安”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上市第一年就為海信新增產值15億元的事情,馬小航謙虛地說:“巨大的增值和產值是一個團隊、平臺做出來的,我僅僅是團隊的一個成員而已。”
在海信工作期間,馬小航帶領團隊利用1年的時間,追求卓越,致力創新,完成了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架構設計和開發,填補了該領域的國際空白,創建了以人機交互為導向的極簡操作體驗模式,推動了中國智能電視產業迅速發展。馬小航所帶領的研發團隊定制化開發面向多媒體設備的軟件系統,解決了智能終端系統開發所面臨的包括硬件平臺適配、應用軟件快速移植、統一的人機交互界面等各種困難,從而實現了智能應用的迅速上線、系統智能自動升級等各項功能。從終端的角度看,他們的研發成果為構建完善的生態環境提供支持,推動智能終端產業迅速拓展。
馬小航參加2018年德國柏林IFA展
海信手機和萬物互聯的科技創新從未止步
科技創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
馬小航剛到海信時,也面臨軟件團隊力量薄弱、工作模式不統一、技術深度不夠的難題,導致整個團隊無法做出具有軟件功能差異化的產品。但是,隨著企業投入和團隊建設的逐步深入,馬小航的工作逐漸步入正軌,他帶領團隊經歷過一個個艱辛困難的技術攻關后,逐漸培養和增強了團隊素質和力量,推出了過硬的產品,為企業開拓經營和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智力支撐。
在海信集團收購加拿大海外團隊過程中,馬小航深度參與了產品設計、技術討論、項目管理,負責海外和中國團隊的交流對接。“中國企業收購海外團隊,雙方語言、文化、思維方式不一樣,把兩個組織凝聚在一起,最終共同推出一款產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小航頗有感觸地說,“中國團隊工程師通過勤奮努力,主動與海外科研人員溝通交流,最終促進團隊形成合力,順利地推出了產品。”
在未來3-5年中,馬小航將海信手機和物聯網定為研發方向。當前,他將重點對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物聯網關鍵技術及產業智能化升級應用進行研究,助力海信產業拓展。目前,馬小航團隊已經完成了NB-IoT模組的設計開發和產業化,并實現了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在行業內進行推廣。馬小航主持的基于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智能化升級應用項目獲得山東省300萬元研發經費。此外,他參與的面向物聯網業務的NB-IoT模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青島市市南區科學技術局100萬元的發展資金扶持。由于在科技研發中的優異表現,馬小航在2016年獲得“青島拔尖人才”的稱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