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杰堅持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趙春杰年輕時身著軍裝帥氣十足。
安全生產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安監執法人員就是這場戰爭中的尖兵,一次次的執法檢查中,他們尋找著事故隱患的“蛛絲馬跡”,將一場場滅頂之災消弭于無形當中。在安全生產“守護神”這個群體當中,有一個閃耀的形象,城陽區安全監管局執法監察大隊大隊長兼綜合監管科負責人趙春杰。因為太重的責任感帶來的壓力,他患上了神經性脫發,在兩個月內失去了滿頭茂密的頭發,曾經成為很多人嘲笑的“光頭”,但他本人卻不以為意,守護企業和市民的安全,他敢于“唱黑臉,得罪人”;堅守道德信念,他“軟硬不吃”。“鐵疙瘩”成了他乃至整個城陽區安全監管局執法監察大隊的品牌形象。昨天,青島早報記者專訪“鐵疙瘩”趙春杰,聽他講述在安監戰線上奮斗13年的故事。
“特種兵”華麗轉身“問不倒”
“我從1987年離開家鄉臨沂莒南,就來到城陽當兵,直到2005年轉業,我選擇繼續留在城陽,城陽就是我的家,值得我用生命去守護它。”趙春杰說,無論是作為一名軍人還是安監戰線上的一名執法者,他都是在不同崗位上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2005年9月19日,趙春杰轉業來到城陽區安監局,成為了一名負責全區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監察工作的一線執法者。“剛入職的時候,我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對安監法律法規和具體工作流程完全不了解,確實非常不適應。”趙春杰把自己當成了一名剛入伍的“新兵”,一切從頭開始,拿出一股狠勁撲在學習上,每天拿著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不撒手,晚上甚至都要捧著法律文本睡覺。
一周后,他當著監察科全體同事的面,全文背誦出了近1.5萬字的《安全生產法》,讓全局上下對他刮目相看。緊接著的4個多月,他背誦了《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等現行安全生產法規,熟讀了安全生產系列標準規范和國家安監總局的相關規定,摘掉了安監“門外漢”的帽子。
掌握理論是基礎,熟練準確使用才是根本。趙春杰雖然記住了法條,但在執法過程中的現場使用、文書制作乃至后期行政處罰等行政措施的依法實施上,仍然是個“小學生”。他這個“法規通”到了現場又成了“睜眼瞎”。趙春杰的破解之法就是“一看二記三問”,看“老安監”們查什么、怎么查,記程序、記標準,不停地問“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隱患?”“怎樣才能整治這樣的隱患?”同事們面對他連珠炮似的問題都有些招架不住,甚至去現場時都不愿意帶他這個“新人”。趙春杰就找一切機會要求出現場跟檢查,滿臉笑容地繼續堅持“十萬個為什么”,光現場檢查記錄就寫滿了整整三大本。慢慢的“老安監”們發現,趙春杰的問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很多檢查時被遺落的角落因為他的提問被及時“查漏補缺”。逐漸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的他不到半年就成了安全生產檢查現場的“香餑餑”。趙春杰的“華麗轉身”被全局同事們看在眼里,2006年2月,就在轉業不到5個月時,他被任命為科室負責人,全面主持城陽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大隊工作。
“婆婆嘴”重視擺事實講道理
“我剛工作那幾年,城陽區很多小老板對安全生產工作不夠重視,對我們這些安監執法人員存在誤解,覺得我們上門檢查就是挑毛病的,擔心我們會開罰單。”趙春杰說,很多同事都說他長了一張“婆婆嘴”,不管見了多蠻橫多不講道理的工廠老板,都能夠擺事實、講道理,耐心解釋法律法規,并最終實現“化敵為友”。
2007年8月,棘洪灘街道安監辦的工作人員給趙春杰打來求助電話,他們到轄區一家機械加工企業進行例行的安全生產檢查時,被喝醉酒的老板反鎖在廠區里,不僅如此,老板還把兩條大狼狗放到了院子里,安監人員被困在了廠區一間辦公室里。趙春杰帶領城陽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大隊的同事們立即趕到了現場。雖然有人員被困,但趙春杰并沒有激化矛盾,而是在工廠的鐵門外向老板解釋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阻撓甚至抗拒執法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說得這名醉酒的老板驚出了一身的冷汗,酒很快就醒了,現場賠禮道歉,打開了鐵門拴好了狗。“你這些機械設備的傳動部件都沒有安全防護,你的所有配電設施都沒有防漏電設備,你的所有員工都沒有接受過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你們工廠完全沒有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趙春杰帶領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一項項指出工廠內的安全隱患。就在這個老板伸出手等著接罰單時,拿到手的卻是趙春杰親手寫了滿滿兩頁紙的整改措施。“我們上門檢查安全生產工作,不是來找茬更不是罰款,更像是醫生給你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個‘體檢’。”趙春杰說,這些安全隱患不及時排除,哪一項都可能導致安全事故,會導致員工受傷乃至死亡,到時候工廠不但會全面停工,賠償工人的損失,接受行政處罰,老板甚至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趙春杰的幫助下,這家工廠不但整改了所有的安全隱患,后來還成為了全區安全生產的模范企業。趙春杰也因為工作能力突出,連續6年被省、市安監系統“執法監察先進個人”,2011年、2012年被省安全監管局分別記三等功一次。
責任心樹立安監衛士品牌
記者在趙春杰的手機上翻到了幾張他年輕時的照片,1.78米的高個,清秀不失棱角的臉龐,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以現在的審美標準看也是個帥哥。但現在的趙春杰不僅頭上沒有了頭發,連眉毛也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幾根。“為什么會這樣?”記者看到趙春杰的眼睛里遺憾的神色一閃而過,他堅定地說“為了安全生產,值得”。
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是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只要得到事故或事件信息,不分白天黑夜或餐前餐后,趙春杰都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特別是火災事故多發于夜間或凌晨,雷厲風行的趙春杰常常從被窩里爬起來,披著衣服就往現場趕,高強度的工作讓之前沾枕頭就睡著的他有了失眠的毛病。
讓趙春杰觸動最深的是2008年底的一起重大火災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凌晨1時42分,宿舍一場大火導致11名員工不幸喪生,省政府派出了重大事故調查組,而趙春杰和同事們也加入了城陽區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小組,幫助這家民營食品企業排查整改安全隱患。“這家企業已經全面停工,但庫房里還有價值4000多萬的原材料和產品,還有大量的訂單沒有完成,還有上千名工人等待復工。”整整八天八夜,趙春杰靠在事故現場排查隱患,并與專家商量整改方案,直到企業隱患整改驗收完畢,他的睡眠時間加起來不到15個小時,沒吃過一頓囫圇飯。
“我到現在還清楚地記著家屬那種悲痛欲絕的表情,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們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做得再好一點,排查出的隱患更多一點,這樣的悲劇是不是不會再發生。”趙春杰說,此后的幾個月里,他的失眠越來越嚴重,每次有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都讓他感覺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高負荷的工作和職業壓力導致他內分泌失調,在2009年3月的一天,他突然發現鬢角出現黃豆粒大小的斑禿,第二天就發展成了雞蛋大小,到了5月份,不僅他的頭發全都脫落了,連眉毛都沒能幸免,醫生診斷他患的是神經性脫發,也就是俗稱的“鬼剃頭”。同樣是因為職業壓力,趙春杰在當年的4月份莫名其妙想哭,被診斷為情緒抑郁,需要口服抗抑郁藥物輔助治療。醫生建議他調離安監一線執法崗位,換一個壓力小一點的工作,他的脫發和抑郁都會有很大好轉,但趙春杰放不下自己的工作,就連被安監局領導“強制”休年假的兩周時間,他都要每天到局里看一眼才安心。
“現在看我這個光頭已經成了一張‘名片’,很多人不知道我叫啥,就知道安監局有個光頭是個軟硬不吃的‘鐵疙瘩’。”趙春杰將執法監察“7條紀律”和“不吃企業一頓飯”作為鐵的紀律來執行,敢于“唱黑臉,得罪人”。
他始終堅持“寓服務于執法”,心系企業安全發展、心系企業員工生命健康安全,主持的執法監察和綜合監管工作,件件入細入微,件件讓人信服,件件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用扎實并富有成效的工作實績詮釋了一名安監人的神圣職責與使命。(青島早報記者 黃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