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7日晚19:15,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京劇《逍遙津》《轅門斬子》《除三害》巡演將在青島四方劇院鳴鑼開演。此次演出由吉林省戲曲劇院主辦,青島演藝集團京劇院承辦,吉林省戲曲劇院院長、高派傳人倪茂才帶領全體劇院演職人員及高派班部分學員亮相,青島京劇院演員蘇旭也將加盟其中,為島城的戲迷朋友獻上一場高派經典劇目演出。
《除三害》閻建軍飾時吉、畢孝玉飾周處
高度:“難得一見”
培訓班后教學碩果做巡演
據吉林省戲曲劇院院長、高派傳人倪茂才介紹說,此次巡演是2016年國家藝術基金京劇高派藝術人才培訓班教學成果的一次展示,展演劇目主要以京劇高派經典劇目《除三害》《轅門斬子》《逍遙津》為主。“此次國家藝術基金京劇高派藝術人才培訓班的創辦,為京劇高派藝術人才的梯隊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高派藝術未來的健康發展樹立了方向。
2017年通過申報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在全國進行教學成果的巡演展演,挑選國家藝術基金京劇高派藝術人才培訓班的優秀學員代表,參加此次巡回展演,讓學員們的在國家藝術基金京劇高派藝術人才培訓班學到的知識,通過舞臺傳達給全國各地喜愛高派藝術的觀眾朋友們。“倪茂才表示說,此次巡演的路線,也主要以高派班的學員所在地為主,包括有北京、青島、石家莊、正定、邯鄲、濟南、濱州、丹東、武漢等地。
《斷橋》張蕾蕾飾白素貞、常峰赫飾許仙、郭紅玉飾小青
寬度:“最強陣容”
青島京劇演員蘇旭加盟演出
在青島站的演出中,青島京劇院演員蘇旭將加盟其中,而他也正是2016年高派藝術人才培訓班的學員。倪茂才告訴記者,自己與青島京劇院淵源頗深,2002年曾常駐青島京劇院半年之久,參與排演《紅燈記》《沙家浜》,“那時候,蘇旭剛剛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來到青島京劇院工作,我還曾指導過他的演出。”倪茂才認為,蘇旭是一位很不錯的高派苗子,這次演出兩人就將合演一出《逍遙津》。
據介紹,整場演出的三出主戲《逍遙津》《轅門斬子》《除三害》全部為高派老生劇目,為防止舞臺整體呈現效果單一,將這三出戲分別搭配其他劇目進行演出,還包括有《扈家莊》《斷橋》《螺螄峪》。吉林省戲曲劇院也派出了最強陣容參與演出,“當家人”倪茂才是高派藝術的第三代傳人,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是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獎獲得者;此外,張蕾蕾、徐朝皝、閻建軍、畢孝玉、常峰赫、郭紅玉、徐朝嬴、楊雪斌等人都將參與演出。(記者 姜姍)
——相關鏈接——
“精細”京劇高派藝術展底蘊風范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京劇老生演員高慶奎以劉鴻升唱腔為主體,又吸收孫菊仙、譚鑫培、汪桂芬、王鴻壽等諸家的演唱特點,又融匯賈洪林及老旦謝寶云、武生黃月山諸家之長,加上自己的藝術創造,形成了新的老生流派——高派。與余(叔巖)派、言(菊朋)派并列為當時老生三大流派。高派的特點是博采眾長、全面發展,劇目豐富。高慶奎嗓音高亢,他的唱一氣呵成,善傳悲愴激昂之情,并創造了不同于譚派風格的“疙瘩腔”。在行腔方面,不恃嗓音條件好,直腔直調地喊唱,而是運用婉轉多變、抑揚頓挫的演唱技法,強調力度和節奏的變化,更以拖長腔的特色,抓住觀眾。念白鏗鏘遒勁、頓挫有致。
高派另外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表情精細,做工深刻老練而不過火。注重在面部表情和細膩的形體動作表達人物的情緒。通過全面的表演刻畫人物并注入強烈的感情,是高派的主要特色。比如在《潯陽樓》里飾演的宋江,非常精彩,其節奏變化清清楚楚,從開始吃酒直到酒醉,一杯有一杯的醉意;隨著醉意的增加,開始觀賞美景,憤恨世道不平,情緒逐漸變化到題詩時達到了高潮。酒意和思想感情的變化在此時交織在一起,組成為節奏的變化,逐漸上升,到“血染潯陽江口”,“敢效黃巢不丈夫”進把詩題完,已將宋江的憤怒推向了極點,深深地感染了觀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