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青島市總工會主辦、青島市工人文化宮承辦的“匠造青島”萬名產業工人技能素質大培訓行動首期示范性培訓班次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海南島路宮開班。來自高端化工與新材料行業的60余名一線產業工人參加培訓。
創新課程體系 打造精準培訓新模式
本次培訓堅持“精準賦能、實效為先”的原則,創新構建融合式課程體系。突破傳統單點技能培訓局限,將思想政治引領、工匠精神培育與專業技術提升有機結合,實現“鑄匠魂、育匠人、出精品”的培訓目標。
培訓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補充、學習與應用相促進”的特色,精心打造產業工人團隊凝聚與效能提升等特色課程,通過案例研討、情景模擬、團隊協作等多元化教學方式,讓學員在互動中提升技能,在協作中凝聚共識。課程內容緊密對接高端化工與新材料行業發展需求,聚焦質量管理、安全生產、工藝優化等核心環節,實現“所學即所用、培訓即賦能”。
深化體系建設 打造產教融合新生態
據悉,“匠造青島”萬名產業工人技能素質大培訓行動是青島市總工會充分發揮職工學校職能作用,助力青島市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創新舉措。行動聚焦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和“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發展需求,計劃全年培訓產業工人12000人,同步推進“工匠培訓站(所)”創建,著力構建“貼近企業、扎根班組、服務發展”的工匠培育體系。
行動突出機制協同、模式創新和載體升級三大特點。首先是建立“工會引領、企業支持、院校參與”多元協同機制,整合優質資源、形成培訓合力;其次是創新“線上學、線下練、崗位用”深度融合培訓模式,突破時空限制,提升培訓覆蓋與實效;此外是打造“分布全域、深入一線”的技能培訓網絡,使“工匠培訓站”成為基層技能提升的核心支點。
聚焦未來發展 完善成長賦能新格局
下一步,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將充分發揮職工學校核心職能,通過“三個強化”舉措,為“匠造青島”行動注入新動能。在強化課程創新,打造標桿式培訓品牌方面,構建“思政引領、工匠精神、專業技能”三位一體課程體系,推廣案例教學、模擬實訓等互動方式,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工人培訓“青島模式”;在強化資源整合,建設開放式賦能平臺方面,推進“云端+實地”融合教學空間建設,實施“名師培育計劃”,組建由勞模、工匠、技術專家構成的一流師資團隊。拓寬校企合作,引入優質資源與真實案例,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培訓生態;在強化服務延伸,構建可持續發展機制方面,建立學員跟蹤與反饋機制,常態化開展效果評估與需求調研。通過技能沙龍、技術交流、企業幫扶等活動,搭建“終身學習、持續成長”的賦能平臺,推動產業工人由“工”到“匠”的深層蛻變。
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將以此次示范培訓為新起點,堅持“系統化設計、精準化實施、生態化運營”,全力打造彰顯青島特色、引領區域實踐的產業工人培育體系,努力為全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青島方案”。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