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運(7月1日至8月31日),避暑度假、觀光旅游、學生放假返鄉、探親訪友等旅客出行需求旺盛。青島機場搶抓旺季運輸黃金期,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共保障客運航班3.81萬架次、旅客563.73萬人次,日均旅客吞吐量達到9.09萬人次。其中,多項數據指標創下紀錄:8月13日,青島機場今年的國際地區旅客量突破200萬人次,較2024年提前50天達成這一里程碑。8月15日,單日旅客量突破10萬人次;8月16日,單日航班量達680架次,均刷新開航以來歷史最高紀錄。
從新開、加密航線航班,到升級服務舉措,再到特殊天氣應急保障……暑運期間,青島機場不斷優化精細化服務和保障措施,多措并舉真情守護廣大旅客平安、高效、順暢出行,更多旅客體驗到“近悅遠來 青翼悅行”的服務溫度,也在持續擦亮著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空中門戶”窗口形象。
航線“花式上新”,旅客選擇更多樣
暑運期間,啤酒節、演唱會、燈會等文旅活動在青島接連舉行,青島成為備受青睞的出游目的地城市。
青島機場緊盯市場和旅客出行需求,強化與航空公司的協同合作,提升航線網絡通達度。青島機場集團航空市場營銷委客運部部長楊晨介紹,暑運期間,旅客熱門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麗江、上海、西安、成都、南京、首爾、大阪、吉隆坡等國內外城市。
不斷為旅客打造“經青出行、高效暢達”的一站式出行體驗。國內方面,目前,青島機場已與42個機場達成了“一票到底 行李直掛”的中轉服務合作,國內中轉銜接時間較之前縮短10分鐘,優化至80分鐘以內;國際方面,聯合東方航空、山東航空穩定運營武漢、杭州、寧波等多地至首爾、迪拜的國際通程航班,經青中轉日韓占比已達青島機場中轉旅客的20%,“這可真是惠民舉措,提升了我們對青島的印象分!”8月初,外地旅客王先生一家經青島中轉前往大阪,親身體驗了機場平價停車場首日免費停車等“青易飛日韓”惠民福利后點贊道。
貨運物流板塊同樣拉滿“熱力值”。8月17日,由山東航空執飛的SC2405滿載18.3噸貨物從青島機場飛往日本東京,標志著青島至東京的貨運航線持續加密,進一步鞏固了青島機場作為面向日韓地區航空貨運“橋頭堡”的戰略地位。現階段常態化運營6條面向日韓貨運航線,每周約30班次;運輸貨物以電商貨物、空運普貨和商業快件等為主,暑運期間貨量約6302.6噸,同比增長1.3%。
隨著航班量的不斷攀升,行李保障數量也創下單日新高。8月16日,青島機場貨運工作人員共保障航班289架次,裝卸貨郵596.3噸、行李270噸。2025年暑運保障行李共計14442噸,同比增長10%。
服務暖心升級,旅客出行更從容
8月22日早晨,李女士帶著孩子從青島飛往成都。因出發前臨時整理行李耽誤了時間,在抵達機場時距離截載時間僅剩37分鐘。“本來以為肯定趕不上了,沒想到工作人員告訴我35分鐘以上都可以辦理,如果我們沒有托運行李,提前15分鐘到登機口都來得及。”更讓她驚喜的是,雖正值暑運高峰,但原本擔心的早高峰排隊也沒有出現,從辦理值機、托運行李到到達登機口附近候機區只用了二十多分鐘。“暑運出行還能這么順暢,真是沒想到。”李女士感慨道。
暑運是檢驗民航服務品質的“試金石”。在航線網絡不斷織密的同時,青島機場的服務保障措施也在持續“升溫”。更加精細化、人性化的舉措,讓更多像李女士一樣的旅客出行更從容、更溫暖。
航班截載時間是機場運行效率的“晴雨表”,關乎著旅客的出行體驗。8月12日,青島機場聯合山東航空、東方航空、青島航空等,將國內航班值機截載時間壓縮至35分鐘,較之前縮短了5分鐘;同時,乘坐“青廣”“青蓉”“青廈”等空中快線且無托運行李的旅客,僅需在航班計劃起飛前15分鐘完成安檢并抵達登機口即可登機,實現“隨到隨走”。統計顯示,該項服務舉措升級后,旅客滿意度提升超50%。
為提升旅客乘機效率與出行品質,青島機場根據航班保障情況動態調整人工值機柜臺、安檢通道等保障資源,并選取值機區域、預檢待檢區、安檢待檢區、網約車上客區等客流量大、服務需求多的區域設立“志愿服務崗”,提供排隊秩序維護、咨詢引導等志愿服務。聚焦“首乘旅客”、無陪兒童等特殊旅客群體,持續加強“一站式服務”,暑運期間共保障團隊出行1116個、2.1萬余人,特殊旅客近8000名。針對旅行出游人群、家庭旅客增多的特點,加大危險品、違禁品查驗力度;設置“充電寶核驗服務臺”,加大對充電寶乘機新規的宣傳,幫助旅客提前篩查充電寶標識,節省旅客等待時間。積極受理、處置旅客訴求,接聽旅客來電超5萬通,并依托機場96567服務熱線和“飛訴快辦”綜合服務平臺,100%響應、分撥旅客訴求,滿意率達99%。
來往機場是否便利,也是影響旅客旅程能否順利成行的關鍵因素。青島機場持續推動“全通型 立體化 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在暑運前全新推出“智能派位+雙區分流”網約車服務模式的基礎上,通過高精度客流預測和智慧化實時監控,實現多種交通運力的精準調配,及時補充運力缺口,確保旅客順暢出行。暑運期間共派發網約車32.8萬輛、同比增長22%;自駕車輛95.7萬輛,同比增長5%;高鐵運送旅客37萬人次,同比增長62%。優化西海岸往返機場專線班次、站點,進一步貫通西海岸新區主動脈,西海岸機場巴士生活圈再擴容。
安全運行平穩,旅客乘機更高效
暑運期間,大客流與短時強降水、大風、雷暴等復雜天氣疊加,給機場運行保障帶來了持續的高峰壓力。
8月9日,受氣旋影響,青島迎來強降雨天氣。當天11點35分,青島機場啟動防汛三級黃色響應,密切關注空管氣象預報,動態調整防汛防臺預警、響應,有效保障了航班正常運行,最大化降低了天氣對航班起降的影響。惡劣天氣下,像這樣科學高效的運行保障,在暑運期間經常發生。
青島機場通過優化航班時刻、合理規劃停機位資源,提升航班運行效率;依托A-CDM系統實時監控航班動態,精準應對航班及客流高峰,統籌客梯車、擺渡車等保障資源,根據航班落地時間、旅客機上等待時間等確定保障次序,減少旅客等待時間。加強物資儲備和巡視,全面排查巡視排水設備,清點確認防汛沙袋、防水擋板、移動水泵等防汛物資,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們提前謀劃、精準管控,持續關注天氣變化,建立特殊天氣運行協調機制,通過組織應急會商、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動態調整航班計劃備降等,實現信息快速交互與資源共享,切實做到‘能飛盡飛’和‘降’得安全。”青島機場運行指揮中心運行控制室經理張永超介紹。
7月1日至8月31日,青島機場航班起飛正常率、航班放行正常率、航班靠橋率,均位列千萬級以上機場前列,為旅客平安、順暢出行“保駕護航”。
創新消費場景,旅客體驗更豐富
作為一座綜合交通樞紐,機場具有顯著的人流集聚效應,更是一座城市消費活力澎湃的重要場域。
青島機場持續推動“航旅融合”,創新消費場景,為提振消費不斷注入活力。8月3日,聯動青島旅游集團,整合島城熱門文旅景點與機場核心服務資源,創新推出“青云澤航旅云券”產品,將機場物理空間優勢轉化為高效的旅游消費入口,形成“流量承接—場景轉化—消費留存”的良性循環。同時,以轉場四周年為契機,整合航站樓商業、嘉賓休息室、君廷酒店、空港食集等50余家商鋪推出惠民福利,在為旅客暑期旅游出行注入新活力的同時,進一步點燃了暑期消費熱情。
暑運期間,位于航站樓四層出發大廳的“野風酥 佳美洋”與“海濱食品”兩家離境退稅商店掛牌運營,有效滿足了境外旅客“一站式離境消費”的需求,為旅客帶來了更優質的機場購物新體驗。符合申請條件的境外旅客在相關商店購物后,離境時可憑護照及退稅單經海關核驗后,到退稅點辦理退稅手續,享受離境退稅服務。退稅商品涵蓋茶葉、糕點、即食海鮮等具有山東地方特色的豐富品類。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