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面臨“卡脖子”困境,標準體系不健全,檢測認證“散、小、弱”等問題嚴重制約海工裝備的國產化發展進程。青島海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檢集團”)以“向海圖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企業使命,建設運營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5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依托在海洋設備全生命周期質量技術服務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行業資源、科技金融、產業園區等方面的優勢,在標準研發、測試認證、工程應用全鏈條體系上精心布局,傾力推動海洋裝備國產化進程。
標準研發是技術發展的基礎。針對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標準缺失現狀,海檢集團有效鏈接優勢資源,搭建海洋裝備標準體系,牽頭制定了《海上風電場用海纜彎曲限制器》《作業型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水下聲光探測三維成像系統性能測試方法》等多項填補行業空白的產品和方法標準,規范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為海洋科學研究、工程應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了國內“無法檢測”和“無檢測標準”的困境。
測試驗證是確保產品性能和質量的重要手段。聚焦海洋裝備國產化技術瓶頸,海檢集團建設水下設備、海洋油氣管道等7條海洋設備科技成果轉化概念驗證線,致力于自主創新技術突破,攻克了水下閥門低溫內外壓復合循環測試、水下采油樹井口液壓連接設備綜合載荷測試、深海張力腿平臺筋腱系統設備性能檢測技術、大口徑油氣管道全尺寸復合載荷疲勞測試、中壓大功率變頻驅動供電系統試驗等10余項“卡脖子”技術,實現海洋工程裝備多工況耦合的測試驗證,其中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海洋裝備領域檢驗檢測技術空白。
工程應用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以水下采油樹為例,其作為海洋油氣水下生產系統的核心設備,主要用于連接海底油氣生產井口與海底油氣運輸管道。針對其關鍵部件的檢測需求,海檢集團搭建了國內首個第三方海洋油氣裝備綜合測試平臺,創新推出“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數字化”服務模式,研發出多個國內首臺套設備,實現虛實融合測試、質量鑒定、工廠驗收測試、系統集成測試的一站式保障。目前,集團已完成多項國產首臺套海洋油氣裝備的多項性能測試驗證,相關測試裝備已在我國渤海和南海海域錦州31-1氣田、東方1-1氣田、流花11-1油田等項目中進行了應用,為我國油氣裝備制造創新與應用安全提供了測試支持。
圍繞海洋裝備國產替代與完整性評價體系構建,海檢集團已基本形成“標準引領-測試支撐-工程迭代”的可持續發展范式。未來,海檢集團將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不斷提升試驗測試能力,支撐高端裝備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工程化應用,搭建海工裝備自主試驗測試評價體系,助推海工裝備國產化、工程化進程,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董承芳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