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洋環保藝術嘉年華在青島麗達茂購物中心拉開帷幕。在這場“關愛海洋,構建人海和諧的命運共同體——‘蔚藍共生’海洋環保藝術嘉年華”活動中,廢棄漁網變身藝術裝置,兒童用畫筆描繪海洋未來,用創意的方式向公眾傳遞海洋保護理念。
步入展區,三組特色藝術裝置引人駐足。由廢棄漁網編織而成的“美人魚”在燈光下搖曳生姿,展現海洋生物被困漁具的困境;孩子們用黏土塑造的螃蟹家族憨態可掬,傳遞漁業繁榮的美好愿景;殘障人士創作的海洋畫作色彩斑斕,證明每個人都能成為環保的參與者和表達者。
開幕式上,一部記錄青島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的紀錄片《一池汪洋》率先登場,讓觀眾直觀感受海洋的美麗與脆弱,領悟“人海和諧”內涵。隨后,夏威夷草裙舞者以海藻為靈感,用曼妙舞姿演繹海洋生命的律動;小志愿者們身著漁網改造的時裝登臺,展示廢棄物重獲新生的可能。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從藝術療愈的角度,探討了如何重塑人與海洋的聯結,傳遞出環保需“感受”與“行動”的理念。這一理念在13歲少年王藝蒴身上得到生動體現,四年多來,她通過凈灘行動、環保繪畫等持續不斷地實踐,用稚嫩卻堅定的步伐丈量著家鄉海岸線,詮釋著年輕一代對海洋的深情守護。
活動最后,所有參與者共同完成了一幅海洋主題長卷。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們執筆涂色,在協作中勾勒出心中理想的海洋圖景。據悉,本次活動由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指導,SEE基金會齊魯環保項目中心、山東環境保護基金會、青島西海岸新區藍灣生態環境公益服務中心、螞蟻力量志愿服務中心、好奇魔魚等組織聯合舉辦。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蔚藍共生”嘉年華,引起公眾對海洋的深切關注,讓“人海和諧”的樂章,在每一次選擇與行動中堅定保護海洋的信念。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國瑾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