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5青島·大劇院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在青島海天中心舉行。本屆藝術節以“城市·藝術·共生”為主題,自9月19日啟幕,至11月16日閉幕,為期近兩個月,將推出40場精彩演出。發布會現場,來自劇院和藝術機構代表見證了本屆藝術節的啟動盛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紅、男高音歌唱家徐森現場獻藝,兩人主演的歌劇《茶花女》將于10月份與島城觀眾見面。
城市與藝術共生,第15屆藝術節正式發布
大劇院藝術節是青島大劇院歷經15年精心打造的核心文化品牌,旨在打造城市綜合性高端藝術盛會,豐富市民的文化藝術生活。2025青島·大劇院藝術節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青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承辦。今年是青島大劇院成立15周年,也是“青島·大劇院藝術節”品牌持續打造的第15年。
2025青島·大劇院藝術節發布會現場,通過宣傳片回顧了歷年藝術節的精彩瞬間,發布了2025青島·大劇院藝術節的精彩內容,與會領導嘉賓共同為2025青島·大劇院藝術節啟幕。
據悉,歷經15年的悉心培育,大劇院藝術節已經成為青島市每年最受歡迎的文化盛宴之一。這場薈聚中外的藝術盛宴,將進一步激發城市文化活力,凝聚社會向上力量,為市民帶來更多有溫度、有品質、有內涵的精神享受。
歌劇《茶花女》團隊代表女高音歌唱家么紅及男高音歌唱家徐森,現場演唱了《我的太陽》《飲酒歌》等歌曲,用歌聲表達了對藝術節的美好祝愿。
傳統與時尚碰撞,精彩演出帶來藝術饗宴
發布會上,青島國信集團黨委委員楊善星介紹了本屆藝術節的亮點節目和活動安排。2025青島·大劇院藝術節共策劃24個項目、40場演出,涵蓋了音樂劇、歌劇、舞劇、話劇、音樂會、兒童劇、戲曲、相聲等多個藝術門類,將為島城觀眾帶來一場兼顧傳統與時尚的藝術饗宴。
開幕大戲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采用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展現了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千里江山圖》的青綠山水,該劇在國內外巡演高達700余場,熱度經久不衰,此前兩次來青演出均座無虛席,深受島城觀眾追捧。驚艷世界的舞劇《千手觀音》,經張繼鋼導演團隊復排后重啟巡演。國家話劇院話劇《大宅門》改編自同名經典電視劇,由劉深編劇,郭寶昌、李欣凌聯合執導,娓娓道來一段跨越生死的情仇傳奇。此外,天津京劇院帶來的經典京劇選段《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經典話劇《雷雨》、開心麻花團隊全新話劇《開心聊齋·三生PLUS》、德云社和嘻哈包袱鋪相聲演員的相聲表演,以及“我的祖國”音樂季中國電影樂團——大型視聽交響音樂會、趙越獨唱音樂會、劉樂古箏獨奏音樂會等多場國內優秀音樂藝術家帶來的精彩演出,將為島城觀眾帶來多場國風震撼。
今年大劇院藝術節還精選了多個熱門IP作品,閉幕演出將重磅推出大熱IP《黑神話:悟空》音樂會,作為國產3A大作火爆游戲圈的同時,《黑神話:悟空》的游戲配樂也火爆出圈,線下巡演的交響音樂會更是創造了場場爆滿的票房“黑神話”;同為閉幕演出的丹麥皇家男童合唱音樂會,也將為本次藝術節的閉幕帶來一抹清新的天籟。此外,火爆網絡的音樂劇《錦衣衛之刀與花》,將掀起明代美學的新潮流;改編自司湯達長篇名著《紅與黑》的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也將亮相青島舞臺。音樂演出內容同樣精彩紛呈,費城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將聯合青島交響樂團,呈現高水準的交響音樂會,展現世界一流樂團的藝術風范。法國管風琴演奏家讓-巴蒂斯特·杜邦帶來的管風琴音樂會、古典樂壇公認的頂尖小提琴家羅伯特·卡巴拉音樂會等多場國外音樂家的藝術表演,也將為本屆藝術節帶來更多時尚元素。
今年藝術節還將策劃多場浸潤藝術氣息的互動活動:9月19日首演戶外市集活動、戶外快閃活動,以及會員福利俱樂部活動等,將充分利用劇院戶外廣場平臺豐富藝術節活動形式;同時,劇院開放日、藝術分享會、明星座談、舞臺探秘、觀劇集章等多場互動活動也將同步開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島城觀眾近距離感受藝術魅力,在互動中增進對藝術的理解與熱愛,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宴的璀璨綻放。
15年“藝”路同行,致力于島城文化藝術建設
15年來,青島大劇院藝術節始終與城市同行,致力于島城文化藝術的建設與推廣。從最初的探索與嘗試,到如今的成熟與輝煌,大劇院藝術節見證了島城文化藝術的成長與蛻變。多年來,藝術節不僅為市民帶來了眾多高水平的藝術演出,更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普及和教育活動,提高了市民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逐漸成為市民接觸藝術、了解藝術、熱愛藝術的重要平臺,為城市的文化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青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潔介紹,“青島大劇院藝術節將繼續秉承‘把世界帶給你’的理念,不斷探索與創新,為市民帶來更多精彩的藝術盛宴。藝術節閉幕后,青島大劇院還將推出系列重磅演出,包括國外原版音樂劇《莫里哀》《雨中曲》《唐璜》,中國音樂劇《道林格雷的畫像》以及民族舞劇《孔子》等,為島城觀眾帶來多元化的藝術享受,持續豐富城市文化生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