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一名黑衣男子在列車上挺身施救的照片,在青島的朋友圈里熱傳。照片里的人,正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骨關節外科主任戴世友。
事發當天,他剛剛結束甘肅隴南“地方病救治”項目的工作,從當地返回青島。危急時刻,他第一時間亮明醫生身份,以專業守護生命,戴世友與同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
翻山越嶺
只為“還你健康”的約定
8月5日清晨6點半,從青島北站出發,青島市市立醫院“骨道匠心 筑夢健康”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經四川廣元中轉,于傍晚7點到達甘肅隴南。復興號列車一路向西,穿越秦嶺,12個小時,1800多公里,這是青島去往隴南最快的高鐵車程。
來不及休整,8月6日,醫療隊成員在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為7名前期篩查確診的嚴重“大骨節病”患者完成髖、膝關節置換手術。這是“骨道匠心 筑夢健康”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繼2024年12月首次赴隴南開展“地方病救治”項目后再次“如約而至”。
危急關頭
亮明身份挺身而出
“現在廣播找醫生,有乘客突發疾病……”8月7日晚7點左右,G1834次列車載著醫療隊員返程途中,車上緊急尋醫的廣播讓所有人心頭一緊。
顧不得連日來奔波的疲憊,戴世友與同事宋文聯快速起身,穿過兩節車廂,第一時間來到突發急癥患者身旁。
“那是一名中年女性乘客,我們趕到時,她因劇烈腹痛癱倒在地,雙眼緊閉,臉色蒼白,冷汗直冒,神色痛苦?!贝魇烙鸦貞?。
經過詢問和查體,戴世友判斷其腹痛可能是腎結石輸尿管嵌頓引起,在排除急腹癥后,他與宋文聯核實列車上應急藥箱相關藥品,為患者緊急服用消炎鎮痛藥物;在給予緊急處置的同時,他建議乘客盡快就醫。
在緊張有序的氛圍中,經過一番全力高效處置,乘客的劇烈腹痛稍有緩解,為她爭取到了進一步救治的寶貴時間。抵達下一站前,戴世友與同事放心不下,便提前來到她身邊。
列車到達菏澤東站,患病乘客在乘務員的陪同下前往醫院,戴世友與同事才放心地再次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們表現出來的專業素養和無私大愛,不僅在危急時刻守護了患者的生命,也溫暖了所有在場乘客的心。
救人一事,戴世友和誰都沒有提起,是列車上其他乘客將照片發至朋友圈,才快速被眾人知曉?!熬人婪鰝轻t者的本能,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誰都會一樣上前,在患者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出手相助?!?/p>
凡人微光
“市立俠”點亮人間大愛
當“意外”遇到醫生,援手之下,不幸可能成為萬幸。2018年,東院麻醉手術科醫生張高峰在航班上救治4歲高熱驚厥兒童;2019年,東院麻醉手術科醫生劉紅在五四廣場勇救溺水老人后默默離開;2023年,“孤山醫生”、本部醫務科副主任趙一明萬米高空救人后被全城尋找;2024年3月和10月,本部腫瘤科醫生陳偉、東院急診科護士長王淑娟先后在航班上成功救治突發急癥患者……
危急時刻,亮明身份力挽狂瀾,這樣的人,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市立俠”。一代代市立人傳承的“救死扶傷、奉獻社會”文化基因成就了特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培育了“百年市立,善行致遠”的醫院文化,在生命綠洲上傳承“仁愛、和諧、奉獻、卓越”的醫院精神,這種精神又滋養了醫護人員向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點亮人間大愛與溫暖。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