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連跌4年的創新藥行業今年以來反身向上,7月份進入主升浪,在股票型混合型、QDII兩大榜單中霸榜,“醫”統天下的漲幅數據一時無兩,不過也需要注意大漲后的調整風險,畢竟市場充滿變數,當下的王者,未來也不會一帆風順。
股票型混合型前十名
股票型混合型后十名
記者點評
本期關鍵詞:消費挑子一頭熱
消費是機構投資者偏愛的長期投資方向,但今年大消費主題內部產生了明顯分化,本期榜單領跑者無一例外重倉醫藥股,而墊底者不乏內需、消費主題基金,重倉家電、白酒等股票。
雖然醫藥通常歸為大消費板塊,但今年大漲的其實是創新藥,消費屬性基礎上帶有更強的科技色彩。
本期最佳TOP1:長城醫藥產業精選
年內回報率:125.48%
這只基金成立于2024年12月,正是創新藥啟動前夕,約1個月時間內虧損10%,其后就一路上漲,看起來基金經理采用了較為激進的建倉策略,也體現了對行業拐點的把握能力。作為正統醫藥行業主題基金,前十大重倉股集中于港股和A股科創板的創新藥公司,具有典型的高彈性特征,適合行業出現單邊上漲趨勢時持有。未來需要注意創新藥板塊調整壓力的影響。
本期最差TOP1:前海開源人工智能
年內回報率:-20.19%
炒人工智能炒成業績倒數第一,實屬讓人意外。今年二季度,PCB、CPO等AI硬件公司業績大增,相關股票大幅上漲,但前海開源人工智能基金重倉了半導體股票,完美錯過了AI板塊分支的小牛市,表明基金經理對AI行業的研究缺乏寬度。
指數型前十名
指數型后十名
記者點評
本期關鍵詞:等風來
與主動型基金榜單相似,本期領漲的指數基金是清一色的醫藥行業指數基金,而且集中于創新藥指數,連續調整四年多時間后,行業終于迎來周期反轉,但地產、食品飲料等行業仍處于下行周期,相關指數基金領跌。
本期最佳TOP1: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
年內回報率:100.62%
港股創新藥相對A股創新藥,估值便宜一些,波動彈性也大。近期創新藥盤中震蕩加劇,不排除階段性頭部的可能,持有該基金的老鐵們可以考慮適時減倉。
本期最差TOP1:建信鄭交所能源化工期貨
年內回報率:-9.91%
雖然業績墊底,但因為有反內卷政策利好,以及宏觀經濟復蘇托底,能源、化工周期迎來向上運行的時間窗口值得期待。績差生也可能會奮起直追。
債券型前十名
債券型后十名
記者點評
本期關鍵詞:分化
本期榜單與上一期頗有重合,可轉債基金相比一般純債基金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分化加大的背后,是經濟數據回升對長期債形成壓力,同時股指震蕩上行,可轉債具有更大彈性。
本期最佳TOP1:華商豐利
年內回報率:22.17%
華商豐利在上期榜單就已經登頂,1個月時間凈值又增長了近4個百分點。該基金得到海通證券、銀河證券的雙料認證,在兩家機構的三年期和五年期評級中,均得到五星。
本期最差TOP1:東方卓行18個月定開
年內回報率:-7.43%
這只上期倒數第一債基,本期繼續墊底,1個月時間凈值追回了0.2個百分點,但仍然難改頹勢。
QDII前十名
QDII后十名
記者點評
本期關鍵詞:“搶飯碗”
本期榜單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投資港股創新藥的QDII集體領跑時,投資美國創新藥的QDII卻進入領跌榜。近期有研究指出,美國多家創新藥龍頭公司面臨專利懸崖的挑戰,即重磅藥品專利近兩年將陸續到期。而中國創新藥企業近期卻在國際市場連獲大單,搶了美國同行的“飯碗”,資本市場自然高看一眼。
本期最佳TOP1:匯添富香港優勢
年內回報率:137.10%
上期的冠軍QDII本期繼續稱雄,1個月時間凈值又一口氣漲了50個百分點。需要注意了,這種飆升往往預示著階段性調整的臨近,注意及時落袋為安。
本期最差TOP1:華泰柏瑞沙特ETF
年內回報率:-8.14%
這只基金主要投向沙特能源公司,與國際油價密切相關。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大宗商品走勢普遍低迷,投資這只基金,短時間內沒希望與沙特土豪做朋友了。
(本組稿件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QDII截至7月31日 其余類型基金截至8月1日)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