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島市科研人員在大澤山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項目時,確認了蒼鷹的繁殖。經查閱資料文獻,截至目前,省內尚無蒼鷹繁殖記錄相關報道,這也就意味著這是青島市有確切記錄的第一筆繁殖記錄,也是山東省第一筆繁殖記錄。
蒼鷹在中國的繁殖地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的大興安嶺、長白山,西北的天山山脈以及西南高海拔森林如四川、云南等地。近年來,隨著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的深入,在華北地區其他省份也陸續記錄到零星的繁殖行為。2022年6月,在大澤山區域調查時曾觀察到成對的蒼鷹同時出現并發現有明顯的繁殖行為,但由于未能找到巢穴或幼鳥,未能明確證實繁殖。而在本次調查中,科研人員成功定位了巢穴并拍攝到剛離巢的幼鳥,確鑿證實了蒼鷹在大澤山區域的繁殖事實。此外,2024年12月,科研人員還在大澤山區域一平方公里范圍內記錄到5只不同的蒼鷹個體,其中包括兩只羽色特別白的個體,推測為albidus亞種,這也是青島地區的首次記錄。
蒼鷹(Accipiter gentilis),鷹科鷹屬,是一種中型猛禽,作為森林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在營養級聯效應中發揮關鍵作用,其捕食范圍之廣令人驚嘆——從常見的野兔、松鼠、鳩鴿等中小型獵物,到雀鷹、隼類等其他猛禽,甚至是體型相當的貓頭鷹,都在它的菜單之上。研究表明,蒼鷹對棲息地要求苛刻,其存在直接反映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其成功繁殖更是需要連續多年的優質棲息地保障。大澤山區域蒼鷹的成功繁殖以及如此高密度的聚集現象,從側面反映了該區域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優越的生產力和穩定性。
近年來,青島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資源調查監測工作有序推進,先后實施嶗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大澤山和浮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等項目,其中僅大澤山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一期)就調查記錄陸生高等植物704種,陸生脊椎動物208種、昆蟲403種、大型真菌200種,成果豐碩。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的保障,關系到當代及子孫后代的福祉。下一步,青島市將持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構筑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強化生物安全管理,不斷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和管理水平,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更好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青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國瑾 通訊員 趙雁華 邵蕊 徐克陽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