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嶗山區株洲路上,有這樣一座科研大樓,工程師們在這里專注調試著精密儀器。這里誕生的離子色譜儀,正以年均30%以上的出口增長率遠銷全球80余個國家和地區,讓“中國智造”的精度與可靠性在國際科學儀器市場贏得尊重。
作為國內離子色譜領域的領軍者,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瀚色譜”)以23年深耕細作,生動詮釋了中國高端科學儀器從追趕到領跑的突圍歷程。
破局之路:從卡脖子到全鏈自主可控
2002年成立之初,中國離子色譜儀市場被海外巨頭壟斷,核心部件色譜柱、抑制器等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不僅抬高了檢測成本,更制約了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關鍵領域的數據自主性。盛瀚色譜創始人朱新勇敏銳洞察到技術自主化的緊迫性:“科學儀器是國家戰略能力的重要一環,水質中的氟離子、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檢測精度關乎民生安全,我們必須把技術命脈握在自己手中。”
創業初期,團隊歷經五年反復實驗,終于攻克離子色譜柱填料合成技術瓶頸,成為全球少數能批量生產高性能離子色譜柱的企業。這一突破為國產化奠定基石,更推動公司逐步實現色譜儀全產業鏈自主可控——從淋洗液發生器、抑制系統到智能軟件,核心部件全部實現自主研發生產,累計獲30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盛瀚色譜緊急調配設備支援災區水質檢測。在科技部專家與院士現場見證下,國產設備穩定可靠的數據輸出,不僅為防疫工作提供關鍵支撐,更讓團隊堅定了走自主創新道路的信心。以此為起點,盛瀚開啟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躍升:第二代雙通道離子色譜儀解決復雜基體干擾問題,第三代智能化設備融合物聯網與AI技術,實現遠程運維與數據分析一體化,顯著提升實驗室效率與檢測精度。
創新驅動:產學研協同攻克技術無人區
離子色譜技術迭代永無止境,盛瀚色譜始終將研發投入視為核心競爭力。公司近半數員工為技術人員,并建立山東省離子色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年均研發投入占比超15%,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為突破在線離子色譜儀等前沿領域“卡脖子”難題,盛瀚色譜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高可靠高靈敏在線離子色譜分析儀項目,聯合中國科學院等頂尖科研機構及核電、石化等領域龍頭企業,聚焦高性能離子交換膜、智能診斷系統等關鍵環節展開協同攻關。
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與產品可靠性,盛瀚離子色譜儀已覆蓋環保、疾控、核電、鋰電、半導體等127個細分領域,服務超10000家客戶,其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2%,穩居國產儀器首位,全球份額僅次于國際巨頭賽默飛,實現“全球第二、國內第一”的市場地位。
走進盛瀚色譜展廳,現代工業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交融共生。從產品外觀的流線型美學設計到操作界面的人性化交互,無不體現“科技為基、藝術為翼、文化為魂”的創新理念。朱新勇在闡釋設計哲學時強調:“科研人員長期面對精密儀器,美感與文化共鳴能提升情緒價值,這也是中國制造走向高端化的重要維度?!惫緦ⅰ瓣庩柡椭C”思想融入技術研發,通過“小卦新象”等文化符號傳遞東方智慧,為科學儀器注入人文溫度。
未來圖景:引領色譜產業生態變革
站在青源峰達控股集團“實業+投資”雙輪驅動的新起點,盛瀚色譜正加速布局IC+大色譜生態——拓展液相色譜、原子熒光、ICP聯用等關聯領域,構建科學儀器全場景解決方案矩陣。
面對全球儀器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浪潮,盛瀚色譜以“碳足跡管理”優化生產流程,探索免化學試劑離子色譜技術等低碳方案,呼應國家“雙碳”戰略需求。在行業層面,通過牽頭組建色譜產業創新聯盟、開放眾創科學儀器平臺,集聚產業鏈資源,推動國產儀器從單點突破轉向集群式崛起,助力中國在高端科學儀器領域掌握更多國際話語權。
23年風雨兼程,盛瀚色譜用技術突破與產業深耕證明:高端科學儀器國產化不僅是可行的,更能在全球競爭中占據高地。
從填補國內空白到主導行業標準,從服務民生工程到保障國家戰略安全,這家扎根青島的科創企業,以自主創新的勇氣、產學研融合的智慧、全球視野的格局,書寫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的生動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黃元暉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