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青島品牌日“智匯嶗山·品見未來”專場活動在青島奧帆中心舉辦。充滿未來感的產品和音樂演出交織,為現場觀眾帶來科技和藝術的雙重盛宴,成為奧帆中心夏夜的一大亮點。
這場以“科技+消費”為主題的盛會,通過東華云都無證明一體機、雷神科技VR設備等前沿成果的集中展示,勾勒出嶗山區以科技創新驅動品牌升級、以產業集聚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圖景。據了解,嶗山區正通過“技術研發—場景落地—生態構建”的全鏈條創新,讓虛擬技術真正照進現實生活。
科技+消費:重構品牌價值創造邏輯
在嶗山區的創新實踐中,“科技+消費”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通過場景重構和體驗升級,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度共鳴。
東華云都展示的無證明一體機,通過人臉識別、數據互通等技術,將政務服務從“材料堆砌”轉變為“刷臉即辦”。這種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辦事效率,更重塑了政府服務的品牌形象。在嶗山區行政審批大廳,一位市民體驗后表示:“以前辦業務要帶一摞材料,現在刷個臉就搞定,感覺政務服務像互聯網公司一樣便捷?!边@種“消費級”的政務體驗,使“智慧嶗山”品牌深入人心,成為區域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雷神科技推出的AI智能眼鏡,深度整合火山引擎大模型,實現多語種同聲傳譯、實時智能識別等功能,39g超輕機身與自由環曲面鏡片技術,更將科技美學與用戶體驗完美結合。在活動現場,一位科技愛好者體驗后評價:“戴上它就像擁有一個隨身AI助手,無論是商務談判還是旅行探索,都能輕松應對?!边@種場景化技術創新,使雷神從傳統電競品牌轉型為智能穿戴領域的引領者。
大朋VR展示的DPVR AI Glasses,通過4K拍攝、HDR技術與多模態AI交互,將旅游體驗從“觀光打卡”升級為“深度沉浸”。在嶗山風景區,游客佩戴該設備即可穿越至《聊齋》故事場景,與虛擬角色互動。這種科技+文旅的模式,使嶗山旅游品牌從“自然景觀”向“文化IP”躍升。
產業集聚:構建虛擬現實生態體系
嶗山區的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呈現出龍頭引領、鏈條完整、生態協同的顯著特征。
目前,嶗山區已形成涵蓋硬件制造、內容開發、應用服務的全產業鏈布局。歌爾股份作為全球VR硬件龍頭,其高端產品出貨量占國內市場80%以上;大朋VR憑借“硬件+生態”雙輪驅動,2024年全球市場份額躍居第三。在配套環節,歌爾微電子、海泰新光等企業提供芯片、光學模組等核心部件,云天暢想等企業提供算力支持,形成“研發—制造—應用”的閉環。2025年,虛擬現實產業園預計實現產值70億元,成為全球重要的VR生產基地。
嶗山區出臺《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等政策,對高端會展、技術研發給予專項扶持,并設立25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同時,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北航青島研究院等13家高能級平臺,為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供支撐。例如,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構建的“六大平臺”,已推動30余項關鍵技術落地應用。在人才培育方面,嶗山區通過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補貼等政策,吸引全球70%的VR科研力量集聚。
連續7年舉辦的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已成為全球VR領域的頂級盛會。2024年大會期間,30余家企業簽約落戶嶗山,推動產業規模突破220億元。2025年大會將以“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協同發展為核心理念,聚焦工業元宇宙、數字孿生等前沿領域,預計吸引全球500余家企業參與。這種以會促產、產展融合的模式,使嶗山成為全球VR產業的“風向標”。
從政務服務的“刷臉時代”到文旅體驗的“虛擬穿越”,從硬件制造的“嶗山精度”到生態構建的“嶗山模式”,嶗山區正以科技創新為筆,在“科技+消費”的畫布上描繪未來圖景。隨著2025年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的臨近,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必將在“虛實融合”的浪潮中,書寫更多“嶗山故事”,貢獻更多“青島方案”。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