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會說話、智力障礙的患者,因“血中鹽分超高”,三年來反復住院,病因卻始終成。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馬小莉團隊抽絲剝繭,憑借一個被長期忽略的關鍵線索——“患者從不覺得渴”,最終確診并治愈了一例罕見的“無渴覺性尿崩癥”,終結了患者多年的痛苦。
患者小王(化名)是一位特殊的成年人,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無法言語和表達需求。三年來,他因精神萎靡、乏力輾轉于省內多地醫院就診,每次檢查都發現嚴重的“血中鹽分超高”(高鈉血癥)。雖然每次住院輸液能暫時緩解,但病情總是反復,病因始終成謎。
半個月前,小王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西院內分泌科求診,副主任醫師閆洪領接診時沒有放過任何細節,在深入詢問家屬后,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情況:小王近三年完全喪失了口渴的感覺! 對于一個無法主動要水喝的人來說,這個癥狀極其隱蔽,卻成了破案的關鍵鑰匙。
在馬小莉帶領下,團隊決定“主動出擊”:每天固定讓患者喝足2升水,并配合輸液。 在嚴密監測中,小王血里鹽分有所下降,但仍偏高。更關鍵的是,小王尿量很大(每天近2-3升),尿液顏色很淡、像水一樣稀(尿比重極低)。這典型的“多尿、低比重尿”表現,強烈指向了尿崩癥——一種身體留不住水分的疾病。
關鍵的垂體磁共振(MRI)檢查給出了答案:小王腦部鞍區有一個約2厘米的腫塊,壓迫了控制口渴和尿液濃縮的關鍵區域:下丘腦-垂體柄,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團隊也排除了其他可能導致水鹽失衡的常見疾病。
確診后,治療變得簡單有效,口服藥物后效果立竿見影:尿液恢復正常,血里鹽分(鈉、鉀)迅速并穩定地恢復到健康水平。困擾小王及家屬長達三年的噩夢,終于被徹底終結。
青島市市立醫院內分泌科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湛的專業技術,成功診斷并治愈了此次罕見的“無渴覺性中樞性尿崩癥”,體現了內分泌科深厚專業積淀和卓越臨床思維能力。青島市市立醫院將始終堅持用最前沿的知識、最精湛的技術、最細致的關懷,為每一位患者,尤其是疑難罕見病患者,撥開疾病的迷霧,照亮健康的歸途。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