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創新藥概念股震蕩走強,邁威生物漲幅20%,華人健康、錦波生物漲幅超過10%,生物醫藥ETF漲幅0.28%,創新藥ETF天弘小幅下跌0.6%。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創新藥概念股的走強可能與近期多項利好政策的出臺有關。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印發《2025年基本醫保目錄及商保創新藥目錄調整申報操作指南》,首次將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納入調整方案,標志著商業健康保險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此次調整也是商保創新藥市場準入的重要一步。
關于醫保政策的調整,緩解了國內病患用藥的成本負擔,有利于擴大創新藥消費群體。此外,中國創新藥企業在國際市場展示出越來越明顯的競爭力。據統計,2025年1月至5月,中國創新藥企業在對外授權領域的交易總金額達到455億美元,超越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總額。
近期,多家創新藥上市公司發布利好消息。由信達生物開發的首個國產GLP-1減重創新藥瑪仕度肽注射液減重適應癥預計最快將于本周獲批。6月26日,榮昌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泰它西普有償許可給美國Vor Bio公司。
創新藥不僅是醫藥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更關乎國家發展的全局,加快創新藥研發具有多重戰略意義。近日,《學習時報》第六版刊文指出,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對醫藥企業的支持,繼續發揮科創板、創業板對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的政策優勢;對已上市創新藥企業,支持其再融資募資用于新藥研發。鼓勵國有大型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進入生物醫藥領域,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對早期創新項目進行投資孵化,引導資本更多流向“硬科技”性質的原始創新項目。
國聯民生證券認為,創新藥或將逐步進入兌現期。2025年預計是國內創新藥授權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4+7”集采以后,國內企業紛紛開始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至今7年時間,已經陸續進入兌現期。部分先驅創新藥企業有望陸續實現盈虧平衡,利潤端轉正。
責任編輯:榮曉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