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是第九個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發布《2024年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青島市中小企業主要監測指標總體穩健向好,發展質量加快提升,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中小企業數量穩中提質 主體規模持續壯大
從企業戶數看,截至2024年底,全市實有中小微企業77.1萬戶,同比增長0.8%,占全市實有企業的比重為99.9%。其中,實有中型企業0.6萬戶;實有小型企業4.7萬戶;實有微型企業71.8萬戶。
從行業看,實有戶數居前三位的是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分別為24.1萬戶、23.7萬戶、9.2萬戶,占全市企業的比重分別為31.3%、30.7%、11.9%。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新增數量較多,2024年分別新登記3.8萬戶、2.4萬戶、0.8萬戶,占新登記中小企業比重分別為43.6%、28.1%和9.3%。
對外貿易韌性凸顯 中小企業進出口占比提高
2024年,全市中小企業進出口7712.4億元,同比增長3.9%,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85.0%,占比較去年同期增長0.9個百分點,中小企業的外貿主體地位依然顯著。
其中,中小企業出口4441.0億元,同比增長11.0%,占全市出口總額的84.1%;中小企業進口3271.4億元,占全市進口總額的86.1%。有進出口實績的中小企業戶數為26,680戶,同比增長6.0%,占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戶數的99.6%。
吸納就業主體地位突出 參保人數穩步增長
2024年,全市中小企業新吸納就業30.3萬人,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81.6%,中小企業依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從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人數分別為0.3萬人、10.1萬人、19.9萬人,占比分別為1.0%、33.3%、65.7%,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吸納就業能力強勁。
從行業看,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吸納就業人數較多,吸納就業人數分別為6.3萬人、5.8萬人、4.5萬人,分別同比增長10.6%、3.1%、5.4%。
從社保繳費情況看,2024年,全市中小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241.6萬人,較去年同期凈增0.3萬人,同比增長0.1%。全市中小企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85.9萬人,較去年同期凈增8.7萬人,同比增長3.1%。全市中小企業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41.8萬人,較去年同期凈增6.2萬人,同比增長2.6%。
從社保基金收入情況看,2024年全年,全市中小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59.9億元,同比增長18.6%;中小企業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18.6%;中小企業工傷保險基金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6.0%。
金融市場運行穩健 資本要素持續集聚
貸款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市企業類貸款余額23,891.20億元,較年初增加1837.51億元,增長8.33%。其中,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586.03億元,較年初增加1348.05億元,增長8.85%。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279.84億元,較年初增加334.79億元,增長11.37%。企業類貸款戶數為41.59萬戶,較年初增加1.46萬戶,增長3.63%。其中,中小微企業貸款戶數為35.22萬戶,較年初增加4.17萬戶,增長13.44%,高于企業類貸款戶數增速9.81個百分點。
上市掛牌方面,2024年,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額達3.44億元。截至目前,我市實有上市掛牌公司151家,其中,中小企業75家,占全市比重49.7%。中小企業主板上市7家,創業板7家,科創板3家,北交所4家,中小企業新三板掛牌54家。
創新活力加速釋放 多賽道優質企業逐漸擴面
創業創新載體持續賦能,截至2024年底,我市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認定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特色產業集群110個,其中,國家級示范平臺5個、國家級示范基地2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6個、省級示范平臺4個、省級示范基地10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11個,市級示范平臺46個、市級示范基地26個。
優質中小企業梯度發展。2024年,新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1663家,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48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家(含新認定、復核、外地遷入企業)。截至目前,青島市創新型中小企業3557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21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193家,優質中小企業累計數量達到8967家。
新經濟高成長企業加速提質。2024年,新認定雛鷹企業230家,累計達到1049家。新認定瞪羚企業186家,累計達到527家。全市現有獨角獸企業14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