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第六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盛大啟幕。在這場全球商界盛會中,青島再次成為焦點——“3個戰略合作協議、16個內外資投資項目、11個外貿項目、8個外經項目”集中簽約青島,總投資與貿易額均創新高。
六年來,跨國公司用投資與合作的實際行動,對青島投下“信任票”。從阿斯利康7.5億美元加碼布局,到卡夫亨氏持續30年增資,跨國巨頭們用真金白銀投票,讓青島這座海濱之城成為全球投資版圖上的“強磁場”。這座城市究竟有何魅力?從三個維度解碼其吸引力。
一見鐘情到雙向奔赴:城市魅力如何轉化為投資引力
漫步青島海濱,紅瓦綠樹與碧海藍天相映成趣,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撲面而來。這種獨特的自然人文優勢,正悄然轉化為企業投資的“情感紐帶”。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董事長今井誠司連續兩次參加青島國際城市合伙人對話會,他直言:“青島的蓬勃生機與優美環境令人印象深刻,在這里投資,既有發展機遇,更有歸屬感。”
城市軟實力的價值,在企業決策中愈發凸顯。金光紙業集團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翟京麗已是第四次參會,她感慨:“每次來青島,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與中國市場的澎湃動能,其全球化的開放胸襟和細致周到的投資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歡迎。”
從非遺展區的嶗山茶品鑒、膠州剪紙,到“鮑島食里”美食節的特色體驗,青島通過文化浸潤與情感共鳴,讓跨國企業從“一見鐘情”走向“雙向奔赴”。
制度創新筑巢引鳳:營商環境如何成為投資“穩定器”
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下,穩定高效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的“定海神針”。青島以制度創新為筆,勾勒出投資熱土的堅實底色。
英國阿斯利康全球高級副總裁溥思同點贊“青島速度”:“從土地獲取到奠基動工僅用30天,這樣的效率在全球都屬罕見。” 如今,阿斯利康全球生產基地和區域總部落地青島,總投資達7.5億美元。
政策創新的“組合拳”持續發力。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釋放政策紅利,稅收優惠、產業扶持等舉措精準落地。
希杰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道瑄細數扎根青島30余年的理由:“從‘一站式’服務到人才引進支持,從稅收優惠到產業鏈配套,青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青島溫度’與‘青島速度’。”
數據印證成效,僅本屆峰會,青島就吸引8個外資項目,總投資11.14億美元,營商環境正成為企業長期布局的“穩定器”。
錨定新興產業賽道:跨國資本押注青島創新生態與產業韌性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青島以新興產業為賽道,展現出強大的創新生態與產業韌性,成為跨國資本的“價值高地”。
德國安邁鋁業首席商務官查爾斯?康普森透露:“我們正為新建煅燒氧化鋁工廠奠基,這是在中國的第四次重大投資,目標是滿足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的爆發式需求。”
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到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青島構建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與跨國企業戰略布局高度契合。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副總裁樂安瀾分享:“青島制造基地的真空技術業務被評為‘智能工廠燈塔項目’,未來將在全球推廣,這里有完備的產業鏈和人才儲備,是創新的沃土。”
如今,青島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在低空經濟、綠色能源等領域加速突破,以產業韌性與創新活力,讓跨國企業看到了可持續發展的光明前景。
從魅力之城到投資熱土,青島用自然人文的軟實力、制度創新的硬支撐、產業升級的新動能,構建起獨特的吸引力矩陣。隨著第六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的成功舉辦,這座城市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堅實的步伐,與全球企業攜手駛向合作共贏的新未來。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