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老城的街巷里,有一處被時光打磨的記憶地標。百年前,這里因獨特的路型和路面得名“波螺油子”,藏著幾代青島人買第一張漫畫、淘第一張CD的市井記憶。如今,這片承載城市肌理的老街區正以“拾貳階”之名完成蛻變,在保留歷史年輪的同時,掀起一場融合煙火氣與潮流感的招商熱潮。目前,青島波螺油子拾貳階街區核心區招商率已超70%,預計今年10月正式開業,一批自帶流量的特色商戶正陸續落位,勾勒出“老青島生活主場”的獨特商業圖譜。
70%招商率背后的業態密碼:從煙火氣到新潮流
站在觀象山地鐵站A口望去,12條石階串聯起無棣三路的坡地落差,改造團隊遵循“修舊如舊”原則,沿用百年前的石頭比例與工藝,通過灌漿處理讓老石階既保留歷史紋路,又能承載現代通行。
“我們在施工中發現,有些石階還留著80年代小販推獨輪車碾壓出的光滑痕跡。”項目負責人介紹,改造特別保留了波螺油子地形特征,12條臺階不僅是交通動線,更成為串聯院落空間的文化紐帶。
來自福州的沉浸式劇場“七銀幣”作為首進青島的南方品牌,將在拾貳階打造青島首個街巷版戲劇空間。觀眾可隨劇情在石階與院落間穿梭,體驗“一步一景一劇情”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多家繪畫工作室與手工藝展館已簽約入駐,未來將定期舉辦玻璃藝術展、復古物件特展,讓老街區成為青島文創愛好者的打卡地。
融合宋式美學的茶館將在這里演繹“日茶夜酒”的時空對話,白天提供古法茶藝體驗,夜晚變身清酒吧,茶席與酒盞在同一空間完成晝夜交替的生活儀式。街區在保留本地老字號“福多多”等煙火氣商鋪的同時,還引入多家首進青島的特色餐廳,讓老街區既有樓下菜市場的親切感,又有網紅餐廳的打卡吸引力。
南方知名品牌開元觀堂將在此打造青島首家院落式人文酒店,客房設計融入青島里院文化與石階元素,讓住宿成為沉浸式文化體驗。此外,國外回流古董家居館、古著服飾店與城市文創店形成業態矩陣,老家具的包漿與新文創的設計感在此碰撞出獨特的消費場景。
為吸引更多有調性的主理人品牌,波螺油子拾貳階推出政策與運營雙驅動策略,首批入駐商戶可享受最長6個月免租期及裝修補貼,降低初創階段成本壓力。街區還將每月舉辦主題市集,涵蓋寵物運動會、中醫養生市集、精釀啤酒節等,所有商戶均可免費參與,共享活動引流紅利。例如寵物市集將設置石階障礙賽,邀請街區寵物店提供寵物洗護體驗,實現“活動即流量入口”。針對主理人關注的“鄰居是誰”問題,街區將建立商戶資源共享平臺,定期組織策展、聯名活動,打造主理人社交生態圈。
老街區的新敘事:當波螺油子遇見主理人業態
波螺油子拾貳階項目預計今年10月正式開業,精準卡位國慶黃金周流量高峰。與傳統文旅街區不同,波螺油子拾貳階刻意弱化“純旅游屬性”,通過三大策略構建可持續運營模式。
在客群運營上,街區與周邊社區共建“15分鐘生活圈”,保留農貿市場、便民商鋪等民生業態,讓本地居民日常消費與游客體驗消費自然融合。在空間利用上,依托12條臺階的高差特征,規劃“臺階市集”“階梯音樂會”“滑板跳臺階挑戰賽”等特色活動,讓垂直空間成為流量發動機。在傳播層面,開業后將聯合本地KOL開展“拾貳階生活方式”系列探店,通過短視頻平臺打造“青島必逛老街區”話題,實現線上流量向線下轉化。
當長青理發店的老顧客坐著養老院的專車回來尋找記憶中的街角,會發現旁邊新開的古著店正播放著80年代的老歌;當年輕人在石階上打卡拍照時,轉角的中醫館正為“脆皮打工人”提供艾草錘理療。這種新舊交融的場景,正是拾貳階招商的核心邏輯:不做割裂生活的文旅賣點,而要成為生長在居民樓之間的“活態街區”。目前招商仍在持續,重點邀約文創工作室、獨立設計師品牌、特色餐飲主理人等,共同書寫青島老街區的商業新故事。
漫步波螺油子拾貳階,這里既有劉墉后人舊居的歷史厚重,又有寵物咖啡館里柯基犬的歡快尾巴;既有老青島人熟悉的“波螺油子”地名,又有新入駐主理人帶來的潮流業態。十月的開業不是終點,而是這場老街區復興計劃的全新起點,當歷史肌理與商業活力在此共振,波螺油子正以拾貳階之名,重新定義青島的城市煙火氣。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