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生態文明宣傳月和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南巴士公司以公交車廂為“流動宣傳站”,通過主題車廂打造、環保知識科普、志愿者互動等形式,將綠色理念融入市民日常出行。
主題車廂變身“生態科普長廊”
6月5日,11路駕駛員徐釗駕駛的公交車格外引人注目。車廂內,世界環境日的由來、生物多樣性保護漫畫、垃圾分類指南等圖文并茂的海報貼滿車窗和扶手,車頂垂落的綠色藤蔓營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圍。“希望通過車廂讓乘客直觀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徐釗介紹,他利用休息時間搜集資料、設計版面,將車廂打造成“移動的環保課堂”。
乘客邵女士一上車便被主題布置吸引:“一進車廂就感受到濃濃的環保氛圍,尤其是塑料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危害圖解,讓人觸動很深。”不少乘客舉起手機拍攝海報內容,還有家長借此向孩子講解“如何節約用水”。公交車日均載客量超千人次,是傳播綠色理念的高效平臺,徐釗表示:“哪怕只有一位乘客因此改變習慣,我們的努力就值得。”
志愿者“零距離”科普,環保行動接地氣
6月4日,市南巴士三分公司的志愿者柳斌、陳光勝也便在25路公交線上啟動了環保宣傳。他們不僅用綠植和海報裝飾車廂,還在市政府山東路公交站點,向候車市民發放垃圾分類手冊,演示可回收物分揀技巧。“阿姨,過期藥品屬于有害垃圾,要投放到紅色垃圾桶。”志愿者陳光勝的耐心講解引來市民圍觀。
“原來垃圾分類有這么多細節。”市民王先生坦言,過去對垃圾分類“一知半解”,通過志愿者的現場示范,他決定在家中增設分類垃圾桶。活動現場,志愿者還發起“綠色出行打卡”倡議,鼓勵市民多乘坐公交、騎行或步行,既減排又健身,一舉兩得。
從車廂到站點,從線上到線下,青島公交的環保宣傳形成了立體化傳播網絡。市南巴士三分公司黨支部副書記楊東表示,近年來,分公司持續探索“公交+公益”模式,結合世界地球日、無車日等節點開展主題活動,通過沉浸式宣傳、互動式體驗,市民的環保意識從“被動接收”轉向“主動參與”。一輛輛穿梭于城市街巷的環保主題公交車,正成為青島生態文明建設的“毛細血管”。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