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看!我的香囊做好了!”5月30日,一群公交職工子女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將艾草與棉花塞入布料中,穿針引線縫制香囊。指尖翻飛間,小巧精致的端午香囊逐漸成型,艾草的清芬彌漫開來,也增進了孩子們對傳統節日的認識。這是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公司“端午”系列活動的一個溫馨畫面。隨著端午臨近,市北巴士各分公司以十米車廂為流動文化展臺,巧思迭出,將傳統韻味融入城市脈動。
童心巧手,共繪流動文化長廊
在第六分公司,節日體驗充滿了童趣與親情。孩子們不僅動手制作艾草香囊和養生錘,更在駕駛員周賢文的帶領下化身“車廂藝術家”。“這是我第一次在公交車上畫畫!”15歲的小馬(化名)興奮地說。車窗成為畫布,龍舟競渡、青粽飄香、艾葉搖曳的圖案躍然其上,童真的筆觸讓車廂瞬間靈動。“和孩子們一起布置,讓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節日魅力。”周賢文感慨道。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解瑋瑋表示,此類活動將持續開展,讓“誠載美好”的企業文化在傳承中生根。
葦編匠心,方寸之間寄寓安康
第一分公司則以“葦編匠心映通途,彩線傳情滿車廂”為主題,將傳統工藝融入節日祝福。職工休息室內笑語盈盈,艾草與五彩絲線鋪滿桌面。“徐姐,繩子從第六個孔穿進去!”“鈴鐺掛這兒合適!”大家巧手翻飛,合作編制龍舟竹筏。龍舟腹中填滿艾草,寄托著對端午安康的祈愿。
車廂內,駕駛員周斌的畫筆正描繪著別樣祝福:三只圓潤粽子旁書“端午安康”,另一扇窗上,雙粽并肩踏彩虹而行,“無限可能”四字熠熠生輝。“‘無限可能’既象征公交網絡四通八達,也愿每位乘客在端午時節找到自己的虹橋。”周斌深情詮釋。黨支部副書記袁曉丹強調:“公交人要做傳統文化的擺渡人”,未來將持續推出特色活動,讓文明在車廂綻放。
文化隨行,十米車廂載滿濃情
當5月31日清晨,362路線張慧駕駛的T1366號車駛出停車場,乘客瞬間被“端午沉浸式體驗”包裹——五彩繩與艾草香囊垂掛,車窗貼著精巧的習俗剪紙,扶手上詩詞卡片隨風輕擺。“佩戴五彩繩可驅邪避瘟,詩詞則能感知文化之美。”張慧說,“我們希望喚醒乘客,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傳統的熱愛。”乘客王女士贊嘆:“一上車就聞到艾草香,氛圍暖心又能學知識!”市北巴士第四分公司通過流動車廂普及端午淵源,并贈送手工五彩繩與香囊,讓文化認同隨車流淌。
第三分公司309路駕駛員陳文娟,則用“特別禮物”編織溫情。她的車廂變身為“端午文化宣傳站”“粽情端午”主題海報上龍舟破浪、粽葉飄香;精心布置的“文化角”講述節日起源;更動人的是停靠站點時,她微笑著遞上自制的艾草香囊,道一聲“端午安康”。“師傅真是有心了!”乘客接過香囊連連稱贊。這些利用業余時間一針一線縫制的香囊,傾注著陳文娟的心愿:“端午是團圓節,愿香囊傳遞家的溫暖。”黨支部副書記杲怡說,這是分公司“服務民生、傳承文化”的生動實踐。
從巧手童繪到葦編龍舟,從詩詞卡片到暖心香囊,市北巴士公司以十米車廂為舟,以文化匠心為槳,承載著端午的美好祝愿開往島城的街道。當艾香縈繞車廂,當五彩繩系住祝福,流動的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城市對傳統文化的溫情致敬。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唐夢遙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