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前夕,青島的街頭巷尾悄然駛過幾輛特別的公交車。這些由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南巴士11路、26路、126路、326路等多條線路精心打造的“童心專列”,以夢幻的布景、趣味互動和實用安全教育,為島城兒童獻上了一份獨特的節日禮物,也讓城市公共交通成為流動的溫暖風景線。
移動的童話王國:公交車廂變身創意畫布
5月30日清晨,走進26路的主題車廂,仿佛闖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車窗上貼滿稚趣盎然的兒童畫作,有歪著脖子的長頸鹿、咧嘴笑的太陽公公,還有用兒童字體寫就的“六一快樂”標語。這些作品均來自受邀參與創作的小朋友,他們手持彩筆在車窗上盡情揮灑想象力。“孩子回家后還興奮地講述自己畫的小汽車被貼在了司機叔叔后面!”家長趙女士笑著掏出手機,展示女兒與作品的合影。
同樣的創意在11路“童心巴士”上得到延續。包頭路小學的學生們與市南巴士五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者共同裝扮車廂,將木馬、氣球等元素融入設計。五年級學生王梓涵指著自己繪制的彩虹說:“以前總坐公交車上學,從沒想過能把自己的畫‘開’到大街上!”這些流動的藝術展不僅讓孩子們獲得成就感,更讓市民的日常出行充滿驚喜。乘客張先生感嘆:“下班坐上車瞬間被治愈,好像回到了小時候捏著零錢擠公交的時光。”
安全課堂開進車廂:知識科普守護成長路
在營造節日氛圍的同時,公交方面更注重寓教于樂的安全教育。市南巴士二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化身“安全講師”,通過情景模擬教孩子們認識安全錘、逃生窗。“如果車廂冒煙該怎么辦?”隨著提問聲落,七八只小手齊刷刷舉起。“要彎腰捂住鼻子!”“找紅色按鈕!”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引得乘客們會心一笑。工作人員還設計了“找找安全設備”游戲,讓孩子們在探索中記住車內滅火器的位置。
四分公司則直接將幼兒園課堂搬進車廂。安全人員用童趣的語言講解逃生知識:“這個圓圓的小錘子是車廂的‘魔法棒’,遇到緊急情況敲擊玻璃四角,就能打開‘任意門’哦!”為加深理解,孩子們分組進行逃生演練,在老師協助下有序從應急門撤離。太湖路幼兒園劉老師注意到:“這種沉浸式教學效果特別好,回園后孩子們還在討論安全門和普通門的區別。”
驚喜盲盒與定制播報:獨有儀式感見城市溫度
126路駕駛員徐正巖將最后一個彩色氣球固定在駕駛室旁,這輛“快樂童行”專車即將開始它的童話之旅。徐正巖更是化身“童心守護者”,向乘車兒童贈送玩具盲盒,內含小汽車、毛絨掛件等十余款玩具。“媽媽,我抽到一個兔子毛絨掛件,我要將它別在書包上。謝謝司機叔叔。”孩子們收到禮物后都高興不已。 “下一站是小村莊西站,祝大朋友、小朋友們兒童節快樂,永葆童心!”徐正巖還將節日祝福融入車內語音播報,驚喜彩蛋讓大朋友感慨:“這座城市的溫暖藏在細節里。”
“看著孩子們的笑臉,方向盤都變得輕快了!”徐正巖笑著說道。讓公交服務“蹲下來”對話孩子,當城市公交與純真童心相遇,這一輛輛載滿驚喜與溫暖的“童心專列”,正駛向屬于每個人的快樂星球。
“公交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應是城市文化的流動窗口。”市南巴士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公交+文化”模式不僅增強乘客黏性,也讓城市公交成為文化傳播的新載體。公司計劃將主題車廂模式常態化,結合研學旅行、城市漫游等需求,推出“紅色教育專線”“濱海觀光巴士”等特色服務,讓公交從“出行剛需”升級為“城市體驗”。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乘客偏好,精準定制主題內容,形成“公交IP”矩陣,持續提升公交吸引力、競爭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李曉旭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