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各國應對環境挑戰的共同目標。2020年9月,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中宣布,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為踐行“雙碳”戰略,國家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落實,大力促進節能減排,堅定推動綠色發展,打贏低碳轉型的“硬仗”。
企業是市場交易的主體,也是碳中和的主力軍。在長期主義理念的指導下,海信家電(SZ 000921,HK 00921)發布了《2024碳中和白皮書》,宣布將不晚于2050年達成自身運營碳中和目標。
錨定低碳目標,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發布的《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進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5月,全球已有151個國家明確提出碳中和目標,86個國家提出了詳細的碳中和路線圖,全球碳中和進程正從目標設置邁向執行時代。
在全球低碳綠色發展的浪潮中,作為全球化的白電上市公司,海信家電深知企業在培育“消費端”綠色理念以及助力國家碳中和工作中肩負著重要責任,積極響應全球碳中和共識,將碳中和的挑戰化為可持續發展的轉型機遇,以長遠眼光擘畫碳中和戰略宏圖,以2050年前達成自身運營碳中和的目標,助力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海信家電集團董事長代慧忠表示,在邁向碳中和的新征程中,海信家電將不斷在“低碳自身運營”“低碳供應鏈”“低碳產品與解決方案”三方面探索和實踐,堅持不懈地沿著“海信家電低碳之路”前進。
核算碳排放全貌,明確各階段規劃路徑
要行路先探路。為更好地制定符合海信家電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的企業碳中和戰略規劃,海信家電進行了全面的自身與價值鏈碳排放核算,嚴格依據國內外權威的溫室氣體核查標準,對含21家工廠在內的自身運營與價值鏈中的碳排放進行了全面核算,并獲得第三方核查認證,讓整體規劃具備切合實際的可操作性。
摸清自身的排放情況后,海信家電將碳減排目標和可再生能源目標分為近、中、遠期三個階段:2030年范圍一、范圍二的單位強度減量35%,綠色電力占比達到30%;2040年范圍一、范圍二的絕對減排45%,綠色電力占比達到60%;2050年范圍一、范圍二碳中和,綠色電力占比達到100%。
碳中和總體目標確認后,旗下各公司也紛紛制定了各自的碳中和目標:三電控股承諾在2030年前,將范圍一和范圍二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減少80.04%,可再生電力的年度采購量增至100%,并取得了SBTi(科學減碳目標)的認證;海信日立把2038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作為目標,力求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在2030年實現范圍一和范圍二絕對減排35%和強度減排50%。
除了推進自身業務與運營的綠色轉型之外,海信家電還會與價值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低碳技術與減排路徑,構建協同推進、互利共贏的綠色發展生態圈,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建立ESG治理架構,數智化管理賦能提效
持續推進碳中和目標,完善的管理體系至關重要。此前,海信家電就已設立ESG治理架構,讓ESG治理體系逐步內化為公司管理運營的重要支撐。在ESG治理架構的基礎上,海信家電構建了層級分明、職責清晰的三層碳中和管理架構,涵蓋“決策層-領導層-執行層”。從高層的戰略決策到基層的實際行動,每一層均明確了相應的碳管理職責,確保碳管理工作融入到各個管理層面。
依托海信集團碳管理制度框架,海信家電的內部低碳管理體系愈加完善,《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等綱領性文件,為各部門開展碳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指南和規范支持,不斷夯實碳中和管理基石。
同時,數智化管理工具也提升了公司碳排放管理的效率,為碳管理蓄勢賦能。海信日立率先引入 Carbon Management System (CMS) 碳管理平臺,涵蓋全景碳駕駛艙、組織碳管理、碳減排管理、產品碳管理、碳資產管理和綠色基建等關鍵領域,以實時監測和精準的分析能力,確保碳排放數據的數字化和透明化,實現了對碳足跡的精細化控制與綜合管理,助力海信日立高效識別碳排放問題,為制定減排策略提供數據支撐,碳管理平臺將陸續在海信家電其他子公司推廣使用。
綠色低碳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綠色發展的新征程上,海信家電將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綠色環保為基石,從綠色生產制造、綠色價值鏈、綠色低碳產品、綠色文化倡導等多維度入手,推動低碳轉型工作高效有序開展,通過量變的積累,邁向質變的飛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