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停售效應驅動,8月份壽險新單真沒少賣。”由于市場對預定利率的調整早有預期,在新老產品切換的這一特殊時期,保險代理人們紛紛緊抓機遇加大銷售力度,最后沖刺長期繳儲蓄險和重疾險等產品的銷售。記者了解到,受市場關注“停售”行為影響,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日前,A股五大險企前8月保費收入“成績單”悉數亮相。據數據統計,今年前8月,A股5家上市險企共取得原保費收入2.17萬億元,同比增長5.6%。
具體來看,5家公司保費收入均呈正增長。其中,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6207.06億元億元,同比增長7.64%,在5家公司中增速最高。其余4家公司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5649億元、5156.78億元、3339.64億元、1302.82億元,對應同比增速依次為5.9%、5%、4.1%、1.9%。
壽險方面,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5家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6萬億元,同比增長5.7%;財險方面,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3家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7353.86億元,同比增長5.3%。
從單月保費收入來看,今年8月,A股五大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05.15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新華保險實現原保費收入184.08億元,同比增長122%。人保壽險、平安壽險、中國人壽、太保壽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77.49億元、418.26億元、414億元、211.32億元,分別同比提升95%、38%、29%、53%。
從長期來看,隨著銀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調,目前5家大型銀行1年、2年、3年、5年期存款掛牌利率整體進入“1%”字頭時代,疊加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產品易受資本市場擾動,2.5%預定利率的儲蓄型保險產品或仍具一定吸引力。
“8月份沒有趕上3%預定利率末班車的客戶,都在抓緊最后的機會購買2.5%預定利率的產品,畢竟從10月1日起,2.5%預定利率的產品也要下架。”國華人壽資深保險代理人韓女士表示,除了“停售”前的工作量加大,目前公司已經開始了分紅險相關產品的培訓。
面對“炒停售”保險的各種宣傳,監管部門發布消費提示,虛構停售信息、夸大產品保障、偽造官方文件為“炒停售”保險的三大常用套路,極易引發消費者誤解、沖動購買,消費者在投資時一定要多一些理性和警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栩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