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創新是一場“接力賽”。
沿著創業創新的鏈條,無論是“從0到1”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還是“從1到N”的成果產業化落地,創客們必須傳遞好每一棒,才能順利跑完全程。
對于大學生創客而言,如何保證他們“不掉棒”?或許要從那些陪伴他們一路前行的平臺、載體中獲得答案。
近日,由中國物流學會、日日順供應鏈共同主辦的2024第九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正式開營,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25所院校的近200名師生齊聚青島。從2016年創辦以來,至今連續舉辦九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始終是創業創新“長期主義”的踐行者。九年間,這里累計輸出438項創業創新方案,申請國家專利數量達到126項,數萬名大學生在此邁出了創業創新的第一步……
來自25所院校的近200名師生參與第九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開營儀式。
從0到1:探索“供應鏈+”的無限可能
“從0到1”的創新突破,往往需要將一項前沿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正推動供應鏈行業加速迭代。智能倉儲、無人配送、全場景自動化作業……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正在改變著行業。
在開營儀式上,日日順供應鏈CEO王正剛表示,供應鏈行業日漸具備深度科技屬性,尤其是在進入AI時代后,行業逐步從以企業為主體轉變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
作為首個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開放平臺,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始終跟隨“供應鏈+數字化”的變革趨勢,不斷進化。
梳理歷屆課題可以發現,九年間,其聚焦方向從單一的物流行業延伸至科技應用、算法等多個賽道。在本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中,5大專業賽道大多涉及AIoT、大數據、智能算法等底層技術的創新應用,覆蓋了倉、配、“最后一公里”等物流與供應鏈核心環節。
參營學生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大模型,解決多個課題,為相關企業提供實際解決方案。
通過“數字化+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為供應鏈的技術革新創造了更多可能。在此基礎上,隨著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逐步成熟,日日順創客訓練營也在突破原有的供應鏈圈層,向外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基于家居、家電等大件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到實現汽車供應鏈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車以及售后備件各個環節的降本增效,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郭肇明介紹,今年的課題涵蓋汽車、新能源、家居、家電等方向,參營學生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大模型,解決多個行業場景的痛點、難點,為相關企業提供實際解決方案。
始于供應鏈,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卻不止于供應鏈。從物流配送到供應鏈管理,乃至跨行業、跨產業發展,其賦予了創業創新更寬廣的想象空間。
從1到N:擁有產學研轉化的無限可能
在創業創新這條賽道上,從1到N,意味著科技成果轉化。
如何讓科研成果跨越從1到N的鴻溝,一直是產學研成果轉化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針對科研成果轉化不足的行業難題,日日順創客訓練營有著獨屬于自身的“解題思路”。九年來,訓練營見證了無數科技創新從萌芽起步,一路落地生根。在其背后,“產學研用”生態發揮著重要價值。
在這一體系下,高校、企業、在校大學生三者從相互獨立的狀態,逐漸轉化為互為促進、彼此融合。
在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任豪祥看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為大學生搭建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之間的橋梁?!痹诟咝6?,近年來,供應鏈行業對于人才需求不斷變化:從過去要求執行力強、懂物流的操作人員轉向精通供應鏈與數字化技術的專業人才。
而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的存在,讓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的結合更加緊密。據悉,本屆訓練營繼續沿用“雙導師”制,由高校老師與日日順企業導師共同助力大學生創客設計方案、孵化成果。從長遠來看,這將打破校園與產業一線的壁壘,促使一批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的青年人才在未來加速成長。“希望創客訓練營的每一位創客都可以為中國供應鏈的長鏈、強鏈貢獻力量。”在本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Leader你的創夏追光之夜”致辭中,日日順供應鏈總經理于貞超對參營學子飽含希冀,期待他們可成為行業創業創新的主力軍。
站在企業的角度,“產學研用”生態則是解決實際痛點、難點的一條有效路徑。隨著參與各方就行業創新前沿方向、當前需求、未來發展趨勢展開共創共享,“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徑得以打通,使科技創新由“一張紙”變為“一桶金”。
據統計,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累計輸出創業創新方案438項,申請國家專利126項,落地應用項目54項。其中,北京交通大學創客團隊的“智慧物流-智能裝載項目”落地日日順供應鏈鄭州智能倉,應用于區配場景;基于汽車零件供應鏈一體化發展需求,安徽大學創客團隊所創的智能周轉箱倉管系統也在2023年底投入應用……得益于產學研用生態價值的持續釋放,越來越多的優質創新成果正落地開花。
品牌延伸:孕育創新生態的無限可能
回顧過往九年,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從創業創新共創平臺起步,品牌價值不斷夯實,目前,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已連續兩年被納入《全國普通高校創新創業類競賽指數》22項項目清單。根據“第五屆全國供應鏈大賽”通知精神,它也成為“全國供應鏈大賽”賽道之一。
高校、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在校大學生加入其中,共同構成了創業創新的生態圈。
如今,日日順創客訓練營被多個高校視為思想交流、智慧碰撞、學以致用的舞臺。在采訪中,不少參營學生反映,自己在問題思辨、團隊協作等專業化能力上得到了明顯提升。連續參與兩屆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北京大學博士生金泊翰對未來課題研究方向有了進一步思考?!斑@次再來,我有幸再次見到上一次的企業導師,并就之前的疑問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這讓我受益匪淺?!?/p>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高校愿意將優質科研力量與教育資源注入其中。在本屆開營儀式中,既有天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老面孔”,與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共同成長,不僅連續多年參與,給予參營師生各類資源支持,還將其列為“國家級項目”;也不乏中國海洋大學、長安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及中國電信、Leader、浙江中揚、逗號科技等新的高校、企業加入。
天津大學作為參營多年的“老面孔”,其創客團隊負責老師葉雨瀟在參營過程中切身感受到活動的創新價值:“我們的學生將邁入供應鏈行業的崗位,在本科期間,能夠深入企業一線,與企業導師討論行業最新科技與趨勢,對他們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p>
參營學生走進日日順中德倉,深入了解最新供應鏈科技。
在參與日日順創客訓練營活動的基礎上,華中科技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更與日日順供應鏈達成深度合作,從大學生創業創新探索向科技部項目研究、國際標準共創等方向展開常態化交流,為產業升級發展開拓出無限可能。
連續多年的舉辦,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已從聚焦供應鏈行業成長為具備開放生態屬性的創業創新平臺,對優質資源的“磁吸力”與日俱增,這也是持續吸引“新面孔”到來的重要原因。
逗號科技董事長羅浩以“不謀而合”來形容此次合作?!氨旧砦覀円彩菑膭摽?、高校這條路走出來,同樣認可產教融合的創業創新理念。”以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為原點,在日日順供應鏈搭建的創新生態圈,既有如逗號科技一般深耕智能算法、從事技術開發的科技型生態方,也包括對智能倉儲物流設備研究深入的智慧硬件方,以及Leader、卡泰馳、納暉、阿爾法魚等品牌商。
在海爾智家中國區Leader總經理張丹的視角下,Leader年輕品牌調性與日日順創客訓練營聚焦大學生創業創新的主題極為吻合,使雙方的合作共創基于同一片土壤?!巴ㄟ^舉辦‘Leader你的創夏追光之夜’,我們希望了解年輕人對家電產品服務的意見,從而對產品進行二次迭代和創新,讓他們在未來成為Leader的‘場景搭子’?!北M管從屬于不同的行業方向,但創業創新的基因共同融入它們的發展脈絡,行業生態由此走向繁榮。
九載堅守,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始終與大學生創客同行,共同探索從0到1、從1到N的無限可能,創業創新的永恒之火也將不滅,照亮前行的路。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