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十四五”時期工傷預防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財政局、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青島市總工會聯合印發《青島市開展工傷預防能力提升“六個一”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實施六方面15條具體舉措,全面提升企業和職工工傷預防意識和能力,督促企業落實工傷預防主體責任,實現到2025年底,全市重點行業工傷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的發生率切實降低。
六大行動提升工傷預防質效
《方案》提出,通過實施育品牌、建體系、筑平臺、聘專家、抓重點、樹典型六大行動全面提升工傷預防工作質效。
一是培育一個工傷預防宣傳品牌。青島市通過系統策劃與宣傳,運用工傷預防IP形象“青小安”,形成特色鮮明、影響廣泛、深入人心的工傷預防宣傳品牌。線上宣傳體現高端化、年輕化,錄制廣播音頻,拍攝短視頻;線下宣傳側重精準化、深度化,舉辦工傷預防知識競賽、工傷預防主題“快閃”“三進”活動。
二是形成一套工傷預防培訓體系。青島市擇優選擇區市進行試點,深入工傷事故高發的企業或行業園區,進行定制化工傷預防培訓;持續開展場景式安全體驗培訓,達到“一次體驗、終身受用”的培訓效果;配備工傷預防移動式專業體驗設備,“走出去”解決企業無法組織外出實訓的“工學矛盾”。
三是構建一個工傷數據決策平臺。青島市建立工傷預防數據化專題庫,集聚工傷保險政策數據和業務數據,共享衛健、醫保、醫院等相關數據;構建5大版塊內容的工傷預防專題庫,打造集工傷保險態勢全覽、工傷事故風險預警、工傷政策效果評估等3個數據模型功能為一體的可視化系統,開展主動式個性化服務。
四是建立一支工傷預防專家隊伍。青島市廣泛選聘各行業專家,組織專家參與工傷預防項目或方案的擬訂、評估、評審、驗收工作;組織專家開展工傷預防、安全生產、職業衛生實地調研檢查,排查隱患、提出整改措施及實施評估驗收等工作;在特殊工傷事故調查中,由專家提供專業咨詢、技術支持。
五是開展一輪重點行業企業培訓。青島市對全市礦山、冶金、建材、建筑施工、交通運輸、機械制造等6類行業重點企業的約600名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分管負責人、1200名專職安全、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和4200名班組長等3類高風險崗位作業人員開展工傷預防能力提升培訓,逐步建立工傷預防行業培訓標準。
六是選樹一批工傷預防模范單位。青島市建立工傷預防模范單位評選機制,全面調查全市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危害現狀,統計行業企業工傷事故發生情況、工傷預防培訓開展情況;開展工傷預防模范單位評選活動,公布工傷預防模范單位;加強工傷預防聯席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分析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和工傷預防形勢,針對性提出工傷預防整改建議,指導企業改善勞動生產條件。
三項創新解決工傷預防難點
據了解,《方案》充分借鑒先進城市實踐經驗,統籌資源優勢,創新培訓考核,更具先進性、系統性和針對性。
《方案》充分借鑒廣州、成都、長沙等先進城市實踐經驗,一是推行學習“市場式”,引入專業機構、行業協會開展工傷預防;二是推行學習“下放式”,試點實施了區市自主開展培訓項目;三是推行學習“應急式”,強化工傷事故的通報督導。
《方案》統籌運用各方資源和優勢,一是實施宣傳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多元化音視頻全媒體傳播,線下組織“快閃”“三進”活動;二是實施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配備移動式體驗設備,“走出去”解決企業“工學矛盾”;三是實施宣傳與培訓相結合,開展重點行業知識競賽,以賽促訓,并在媒體進行重點報道。
《方案》創新開展工傷預防培訓考核,一是解決參訓職工“不想來”問題,通過優選機構、完善課程、升級設備多方面提升培訓質量;二是解決培訓效果“難持續”問題,組織專家制定工傷預防行業常態化培訓標準;三是解決培訓考核“無績效”問題,首次將參訓企業工傷事故發生情況作為項目運行評估標準之一。
下一步,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會同工傷預防聯席單位推進《方案》落實,協同提升青島市企業和職工工傷預防意識和能力,改善職工工作場所勞動條件,多措并舉壓實企業工傷預防主體責任,有效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打造工傷預防工作的“青島模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