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市場普遍預期,比特幣快速打破了此前的歷史最高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北京時間3月5日晚間,近期漲勢迅猛的比特幣在盤中一度突破69000美元,最高觸及69206美元,刷新了2021年11月創下的歷史最高價68999.99美元。拉長時間線來看,今年以來,比特幣漲幅已經超過50%。
比特幣飆升探因
時間回溯到2021年11月,比特幣在沖上歷史高點后,在美聯儲持續加息、全球金融監管趨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價格在短期內急速下滑至16000多美元,之后在波動中回升。
對于近期比特幣的迅猛漲勢,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樣是由多重因素驅動。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于佳寧看來,主要包括比特幣現貨ETF吸引資金持續流入、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了投資者資產配置多樣化的需求,社會大眾和主流金融機構對數字資產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場動態的影響等。
于佳寧進一步向記者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今年初批準比特幣現貨 ETF是比特幣近期“高歌猛進”的關鍵催化劑。據了解,當地時間1月11日,SEC正式批準了包括貝萊德等機構在內的11只比特幣現貨ETF的申請,這被業內視為比特幣和加密貨幣行業的“分水嶺”。
“比特幣現貨ETF的批準開創了數字資產與傳統金融市場融合的新篇章,為大量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進入比特幣投資領域提供了一條便捷、合規的通道”,于佳寧進一步向記者解釋稱,一方面比特幣現貨 ETF 的出現極大提高了比特幣作為一種投資資產的可接近性,從而引入大量新的資金流入比特幣市場。特別是大型機構投資者,通常受到嚴格的投資限制,而比特幣現貨 ETF為這些機構帶來了直接投資比特幣的機會,這帶動大量的華爾街資金流入比特幣市場。
另一方面比特幣現貨 ETF 的批準向市場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即數字資產正在逐漸獲得主流金融體系的認可,“這種信號效應加強了市場對比特幣長期價值的信心,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于佳寧指出。截至目前,市場上的比特幣現貨ETF的總資產擴大至近500億美元。而最新消息顯示,韓國金融監管機構正在討論批準比特幣現貨ETF的前景。
此外,比特幣即將到來的“減半”也是助推其價格“起飛”的關鍵因素。“減半”是比特幣特有的發行機制,大約每4年比特幣挖礦獎勵將減半,最新一次“減半”預計發生在今年4月份。“比特幣‘減半’歷來被視為推升其價值的重要事件,這直接影響比特幣的供給,理論上在需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減少供應會推高價格”,于佳寧指出。
投資風險不容忽視
當前,在比特幣強勁上漲的勢頭下,特別是價格再創新高后,市場對其后續行情充滿期滿。有個人投資者向記者直言,他對比特幣的這一輪行情非常興奮,在年初就追加了投資,希望漲勢可以延續。
東吳證券研究團隊在研報中表示,2024年比特幣將迎來三重利好,包括“減半”、比特幣生態崛起、美聯儲降息預期。但于佳寧向記者指出,比特幣現貨 ETF的出現和即將到來的“減半”將在短期內繼續影響比特幣的價格,但其長期走勢仍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比特幣作為代表性的數字資產,具備了金融屬性、產業屬性、科技屬性三大要素,同時已經高度金融化,大概率擺脫不了‘周期性’金融規律,也就是‘有漲必有跌、有跌必有漲’,其價格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市場情緒、宏觀經濟環境、技術創新等”。
OKX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偉也向記者表示,影響比特幣價格走勢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政策法規、供需關系、周期性調整等,這些因素都具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不要沉浸在價格漲跌之中,而是樹立科學的投資觀念,提升自身的風險意識”。
于佳寧也提醒潛在的投資者,在考慮投資比特幣時,要透過高收益率看到背后的高風險,不要被FOMO(恐懼失去機會)情緒控制。他強調,數字資產依然是風險較高的投資資產,資產價格的漲跌幅度和速度都與傳統資產有顯著差異。“對任何市場都要‘敬畏而不盲目’,尤其是在投資數字資產這一新興領域之前,一定要對區塊鏈技術、分布式商業邏輯、數字金融體系進行全面、透徹的學習理解,這樣才能清晰地認知相關數字資產的內在價值,從本質上控制投資的風險”。
截至發稿前,北京時間3月6日0:15,比特幣波動至65000美元左右,較上一個交易日下滑近4%。(記者 家俊輝 特約記者 胡天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