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經濟展望,中國經濟仍然將保持向好的趨勢,增強創新驅動的能力,推動經濟結構由粗放型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興華基金固收公募部基金經理呂智卓
興華基金固收公募部基金經理呂智卓認為,從宏觀政策面的角度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在2023年的基礎上將繼續加碼。貨幣政策方面,2024年主要關注點在于呵護經濟修復+協調寬財政+處理存量債務問題,在美元指數見頂、匯率貶值壓力邊際緩解后我國貨幣政策或將從“兼顧外部平衡”轉向“以我為主”,降準降息依然存在空間。財政政策加碼發力,預計2024年財政赤字率有望突破3%,疊加發行1萬億長期建設國債為經濟保駕護航。
從宏觀基本面各個分項展望,固定資產投資方面,財政政策加碼疊加PSL投放形成政策補給,城中村改造成為2024年的重頭戲。房地產方面,一線城市因區施策、因需施策,降低購房成本、降低購房門檻仍是政策優化的聚焦點;城中村改造將拉動房地產投資增速3個百分點左右,商品房銷售額同比降幅較2023年有所收窄。出口方面,隨著歐美國家進入降息周期海外制造業2024年將進入補庫周期,我國出口重回正常年份增長,先進產業鏈累積的技術突破可帶動全年出口增速向歷年均值水平進一步靠攏。
呂智卓分析,長期來看,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地產行業的金融屬性會逐漸轉變為公共事業屬性。展望2024年,地方政府化債進程的推進、財政擴表、降低居民端和企業端實際融資成本等因素疊加,貨幣政策有望維持整體寬松的格局,低息環境依然會為經濟修復保駕護航,債牛未盡。
市場預期,如果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第一次全面降息(MLF、OMO)也可能推遲到二季度;若上半年經濟修復的成色不及預期,不排除三季度降息的可能性。市場波動風險方面,關注各季度末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信貸充量等因素造成債市階段性的擾動。
呂智卓建議,2024年,投資者可適當配置利率債基和中短期信用債基,另外也可以考慮投資方向為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的新興行業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