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發布2023年全市民營經濟運行情況。運行數據顯示,2023年,青島市民營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鞏固,展現出更強韌性和更足活力。2023年,全市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28.3萬戶,同比增長8.8%,占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戶數的99.3%,占比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的國內經濟恢復發展穩定任務,這一年,青島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擴內需、優結構、轉動能、激活力,扎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業活力積蓄釋放 新登記民企10.5萬戶
據民營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23年,青島市場主體規模不斷壯大,新登記民營企業10.5萬戶,同比增長0.9%,占全市新登記企業戶數的98.1%,占比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截至2023年末,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210.1萬戶,同比增長4.0%,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4%。其中,實有民營企業78.0萬戶,同比增長5.3%,占全市實有企業總量的95.7%。
從創業密度看,截至2023年末,每萬人擁有民營市場主體2032戶,位于西安(2388戶)、深圳(2347戶)之后,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每萬人擁有民營企業754戶,位于深圳(1422戶)、廣州(1047戶)、廈門(810戶)之后,居副省級城市第四位。
從注冊資本看,2023年,全市新增民營經濟注冊資本6962.9億元,占全市新增注冊資本的83.7%。其中,新增民營企業注冊資本6463.2億元,占新增企業注冊資本的82.7%。截至2023年末,全市實有民營經濟注冊資本66261.7億元,同比增長4.5%,占全市實有注冊資本總量的69.2%。其中,實有民營企業注冊資本62908.8億元,同比增長4.3%,占實有企業注冊資本的68.1%。民營企業戶均注冊資本達806.8萬元,較去年同期(796.4萬元/戶)增長10.4萬元。
民間投資穩中有升,穩增長支撐更加有力。2023年,全市民間投資增長4.5%,高于全國民間投資增速4.9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8.6%。全市民間投資在建項目4119個。民間投資拉動全市投資增長2.6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達52.3%。
民營外貿穩進提質 民企進出口6208億元
從民營經濟運行數據分析,青島民營企業作為外貿“主力軍”、“壓艙石”的作用越來越明顯。2023年,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6208.0億元,同比增長10.4%,分別高于全國、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4.1、6.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0.9%,高于全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17.4個百分點。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2.3萬戶,占全部進出口企業的比重為89.6%。民營企業進出口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7個百分點。
從貿易結構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占7成,各主要貿易方式均增長。2023年,民營企業以一般貿易進出口4385.8億元,增長11.9%,占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70.6%;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247.4億元,增長11.4%,占比20.1%;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461.9億元,增長10.7%,占比7.4%。
從貿易對象看,對東盟進出口排名第一,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占比過半。2023年,對東盟進出口1387.9億元,增長5.8%,占比22.4%。對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分別進出口743億元、650.3億元、414.3億元、404.7億元,分別增長10.5%、7.8%、12%、51.1%,合計占比35.6%。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375.9億元,增長8.3%,占比54.4%。
從貿易產品看,機電產品是拉動民營企業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農產品和機電產品對進口正向拉動作用明顯。出口方面,機電產品出口1526.3億元,增長15%,占全市民營企業出口總值的44.1%,拉動出口增長6個百分點。進口方面,農產品進口733.2億元,增長23.7%,占全市民營企業進口總值的26.7%,拉動進口增長6個百分點;機電產品進口447.7億元,增長91.7%,占比16.3%,拉動進口增長9.2個百分點。
資本要素加速集聚 民企融資達78.44億元
從上市掛牌情況看,2023年,全市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家,均為民營企業。截至目前,青島市實有民營境內外上市公司51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重60%。其中,民營境內主板上市28家,創業板10家,科創板3家,北交所4家,民營境外上市公司6家。民營新三板掛牌公司53家,占全市比重的85.5%。
從直接融資情況看,2023年,青島市民營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交易所債券融資78.44億元。其中,8家民營上市公司通過首發、增發、可轉債融資76.91億元,5家民營新三板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可轉債融資1.53億元。
從貸款投放情況看,截至2023年末,轄區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826.15億元,較年初增加733.07億元,增幅為10.33%。2023年轄區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利率為3.55%,較2022年度累放民營貸款平均利率降低0.16個百分點。轄區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816.64億元,較年初增加575.46億元,增幅25.68%。2023年轄區累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05%,較2022年度同類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41個百分點,企業融資環境進一步優化。
就業稅收回升向好,穩增長支撐更加有力。2023年,全市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31.7萬人,同比增長2.9%,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的比重為86.1%,新吸納就業占比連續30個月保持在80%以上,民營經濟繼續發揮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從三次產業看,民營經濟三次產業吸納就業均實現正增長,第一、二、三產業吸納就業人數分別為0.2萬、10.0萬、21.5萬人,同比分別增長3.1%、7.7%、0.8%。
2023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1291.5億元,同比增長23.5%,占全市稅收總額的64.4%。從納稅主體看,截至2023年末,民營經濟納稅登記主體達64.3萬戶,同比增長15.7%,占全市納稅登記主體比重為84.1%。
創業創新載體拓展 現有獨角獸企業14家
以民營經濟運行數據為基點,我們看到,青島市創業創新載體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生態正加速構建。2023年,新認定11個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1個市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35個小企業產業園,4個基地被授予山東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截至目前,青島市擁有市級示范平臺49個、市級示范基地33個、小企業產業園78個,省級示范平臺21個、省級示范基地15個,國家級示范平臺11個、國家級示范基地7個。
一方面,優質中小企業梯度發展。2023年,新公告創新型中小企業784家,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11家,培育“小巨人”企業70家(含新認定、復核、外地遷入企業)。截至目前,青島市創新型中小企業190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83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190家,優質中小企業累計數量達到8931家,居全省第一。
另一方面,新經濟高成長企業快速崛起。2023年,新認定雛鷹企業341家,累計達到827家。新認定瞪羚企業117家,累計達到344家。全市現有獨角獸企業14家。
再者,特色產業進一步集聚。2023年,青島市2家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家集群新認定為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1家集群入圍全省特色產業集群綜合評價前十位。截至目前,青島市擁有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4家、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8家,總量居全省首位。
從民營經濟運行數據的總體情況來看,2023年,青島市民營經濟運行穩進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發展活力加速釋放。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部分領域依然承壓,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下階段,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不斷塑造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