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迎來發展良機。四川近日提出,2024年將加快發展低空經濟。同時,深圳、合肥等地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在此背景下,低空經濟成為上市公司爭相布局的新風口。業內人士表示,從政策環境、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等方面看,2024年將是低空經濟加快啟航的關鍵之年。
促進產業有序發展
低空經濟主要由低空制造產業、低空飛行產業、低空保障產業和綜合服務產業構成,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保障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經營范圍包括無人機業務的企業全國共有7萬多家,實際運行的無人機企業超1.7萬家;實名登記無人機超過111萬架,比2022年增長15.9%;頒發無人機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執照18.2萬本,2023年無人機飛行超過2000萬小時。
為規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以及有關活動,促進無人駕駛航空器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今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所有者應當依法進行實名登記。另外,交通運輸部頒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
咨詢機構Co-Found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政策逐步完善,為低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同時,無人駕駛航空器等相關技術發展將推動低空經濟繁榮。2024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有望迎來新的高峰。
發展低空經濟將對多個行業產生積極影響。張新原稱,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帶動無人機、通用航空器等航空產品的市場需求,為航空制造業提供新的增長點;有助于推動交通運輸業發展,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另外,發展低空經濟可以為農業提供新的技術支持,包括無人機噴灑農藥、播種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探索低空飛行應用
低空空域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不斷被挖掘,多地搶抓低空經濟賽道新機遇。
四川提出,2024年將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根據《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到2025年,合肥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在科技研發、產業集聚、應用場景、標準規則、飛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合肥經驗”。
《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將于2月1日起實施,支持社會資本依法參與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鼓勵社會資本建設的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向社會開放共享。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低空飛行在各領域的應用。
截至2023年底,深圳實際運行的無人機及產業鏈企業達1730家,年產值為960億元。深圳已出臺多項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廣州大力發展低空經濟。2023年12月底,廣州市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廣州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聯合印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的新引進優質低空經濟項目最高給予3000萬元落戶支持。
對于各地爭相發展低空經濟的原因,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應用,低空經濟的成本將逐漸降低。技術逐漸成熟,將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此外,發展低空經濟有助于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上市公司爭相布局
低空經濟成為上市公司爭相布局的新風口。
四創電子表示,公司已圍繞低空經濟開展論證,研究利用北斗、ADS-BU、雷達、星基增強等技術打通通信、導航、監視鏈路,打造低空飛行管理服務平臺,構建設施互聯、信息互通的“低空安全走廊”。
縱橫股份在國內工業無人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稱,工業無人機產業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人機應用可以為智慧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等領域提供高效解決方案。國家及地方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發布,將對公司未來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v橫股份在技術、產品、品牌、產業鏈、制造能力等方面積累了核心競爭優勢。未來,公司將加速創新、搶抓機遇,力爭發展成為低空經濟新時代的行業引領者。
中信海直開展的陸上通航業務包括應急救援、城市綜合服務以及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低空游覽業務。公司表示,未來將充分挖掘大灣區的市場潛力,發揮公司立足大灣區的優勢,延伸產業鏈,探索新業態,打造中信海直通航運輸服務品牌。
銀河證券表示,結合技術驅動、產業鏈建設逐漸完善以及政策支持,低空制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和綜合服務等領域有望催生萬億級產業集群。IDEA發布的低空經濟白皮書顯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我國國民經濟的貢獻值將達3萬億元至5萬億元,市場空間廣闊。(本報記者 康曦)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