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恰恰,女,漢族,1984年11月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李滄區九水街道惠水書院社區居民。
26年前,她用一句“我一定會的”立下了“拉鉤式”的純真一諾;20年前,她邁入醫學院殿堂延伸著這純真一諾;15年前,她以守護福利院特殊病人的特殊醫生的身份,升華著這純真一諾。一路走來,年少時的承諾已定格在她人生的版圖上,持續深化拓展。
少時追夢:耳濡目染“拉鉤式”敲定純真一諾。何恰恰出生在即墨鰲山衛,她的姥爺、媽媽都是當地的醫生。他們上班時要為病人看病,下班在家,還經常有街坊鄰居向他們咨詢保健、養生方面的知識——何恰恰從小就耳濡目染,知道醫生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1997年,何恰恰的姥姥因中風偏癱住院治療,13歲的她在陪床時,正好遇到一名和她父親年齡相仿的大夫來查房,當看見何恰恰投來的羨慕和崇拜的目光時,他笑著告訴何恰恰:好好學習,你將來也可以當醫生。
“我一定會的!”何恰恰堅定的回答,讓醫生有些吃驚——小小年紀的何恰恰居然有這樣的初衷和決心。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以姥爺、媽媽和那名醫生為榜樣,投身醫學健康事業。正所謂年少萌初衷,立諾從醫濟蒼生。
成長圓夢:初心不改“奮斗式”印證昔日約定。懷揣從醫初衷,信守病床前的“約定”,何恰恰一路披荊斬棘、高歌猛進。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夏,她順利參加高考,并被濰坊醫學院錄取。從醫容不得半點馬虎,需要持續不斷的學技術、學理念、學做人。在濰坊醫學院杏林風骨的浸潤中,她注重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緊跟形勢及時了解最新診療手段、醫學發展方向和新進展。5年苦讀,終成正果,200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后,她放棄了醫院選擇到福利院當一名特殊醫生,長期照顧著200多名患病或殘障人士,“我一定會的”在堅守中被不懈的努力和果斷的選擇所印證。
成長逐理想,志向滿滿已續航。道長路遠,盡管昔日的約定已被奮斗著的青春所見證,但她不敢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念頭。她深深懂得,做一名好醫生,需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延伸和升華“我一定會的”這純真一諾。于是,她堅持“讓每一位老人滿意”的服務理念,信守“事無巨細,盡心盡力,全面照顧,無微不至”的服務承諾,不斷鉆研,提升技術水平,在臨床與科研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特別是針對社會福利院老年人眾多的實際,將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老年患者消化系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康復速度、生活質量、復發率及用藥安全性,得出了老年患者消化系疾病多為慢性病程,預后較差,可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用質子泵抑制劑,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降低復發風險,并在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期刊《當代醫學》發表了論文《淺談老年患者消化系疾病的臨床特點及質子泵抑制劑聯合用藥的研究》。
持續拓夢:矢志不移“發散式”放大醫者初衷。20年的醫路沉淀浸潤著當初的純真一諾。她明白,醫生最基本的醫德就是要幫病人把“病”字去掉,把那個“人”字高高舉起,而作為一名守護特殊病人的社會福利院“特殊醫生”,更要用放大著的誠實守信、真情大愛來呼應純真一諾。
誠信匡醫道,扎根特殊愛心浩。15年來,她面對的幾乎都是同一群面孔。這里的病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聾啞人或者智力有缺陷,無法清楚地表述自己哪里不舒服;部分病人因為智力缺陷或者精神殘疾,會把醫生正常的檢查誤認成傷害,要動手“反擊”……盡管如此,她依然堅守初衷,沒有忘記年少時在姥姥病床前跟醫生的那個“約定”,用升華著的“我一定會的”呵護著這些特殊的群體,在辛苦中收獲別樣感動。
“咱們一上班,患者就和你朝夕相處。把他們當成親人,你就不會覺得累了,反而會覺得輕松快樂。”這句話,是社會福利院的前輩們講給剛入職的何恰恰聽的,也是何恰恰成為前輩之后,經常講給新入職的同事們聽的。何恰恰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她言出必行,把朝夕相處的患者當成了親人:為搶救智力殘疾顱內血管瘤破裂導致腦出血的小蘭(化名),她自掏腰包墊付兩萬元;為讓聾啞的小紅配合服藥治療,她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的打手勢示意勸說......
她不僅在升華純真一諾和誠信匡醫道中把溫暖帶給了社會福利院里的患者,還帶回了社區,帶到鄰居身邊。2022年,何恰恰在惠水書院社區接受全民核酸檢測時發現,大部分志愿者都上了年紀,而且非常勞累。何恰恰當場告訴他們,自己是專業的醫護人員,而且每隔幾天就有輪休,可以參與核酸檢測工作。從那時開始,何恰恰每到輪休時,經常主動去核酸檢測點當志愿者。社區很多老人行動不便,卻要定期去醫院檢查身體,需要核酸檢測證明,何恰恰在核酸檢測結束后,就主動去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幫他們測核酸。作為社區志愿者,她登門走訪看望獨居空巢老人,幫老人檢查身體,并從醫生的角度提出專業化建議,老人可能是一個人住得時間太久,心理出現了變化。“咱們應該多去陪陪她,和她多說說話。”
“我一定會的!”年少時的一句承諾,已融入了何恰恰的生命征程。華載26年,她,從敲定純真一諾的“拉鉤式”追夢人,到印證昔日約定的“奮斗式”圓夢人,再到放大醫者初衷的“發散式”拓夢人,在矢志不移和堅守初衷中承繼著“諾”字臻真和誠信醇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