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的重大項目,突遭調查。
最新消息顯示,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眾議院的兩個委員會表示,正在調查福特汽車與中國電池公司寧德時代的合作關系。據福特汽車此前公告,將斥資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50億元)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電池廠,使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CTP(無模組電池包)技術,初期產能計劃為35GWh,工廠預計2026年投產。
當前,海外市場正在成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重要增長點。據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電池累計出口達56.7GWh,約占總產量的19.3%。同時,全球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變化,中國企業優勢正不斷擴大。
利空突襲
7月23日,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眾議院的兩個委員會表示,正在調查福特汽車與中國電池公司寧德時代的合作關系。
當地時間7月22日,據路透社和其他美媒報道,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賈森·史密斯(Jason Smith)、中國特別委員會主席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在最新的一封聯署信中,要求福特汽車回答此次交易的許可協議、寧德時代與強迫勞動的關系以及合作協議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是否會流向中國的問題。
對此,福特汽車稱,公司已收到信件,并將作出回應。福特表示,福特汽車“將在美國擁有并運營這家工廠,而不是像公司競爭對手那樣在其他地方建造電池廠,或者只從中國進口磷酸鐵鋰電池。”福特同時表示,公司仍在等待美國財政部的指引,以確保這一合作關系不違反要求。
這封信中,兩名主席指責,福特電池工廠承諾的2500個工作崗位中,數百個將由寧德時代的中國員工填補,這些員工將負責設備的安裝和維護,這些中國員工將一直工作到2038年。
但福特汽車立即反駁了這一說法,稱確實將有一定數量的寧德時代技術專家在工廠,但這些員工不會計入該項目創造的2500個新工作崗位中。
202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總補貼金額達4300億美元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并在今年4月開始實施。該法案規定,如果任何電動汽車電池組件是由“外國關注實體”制造或組裝的,未來將禁止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獲得稅收抵免。
在這封信中,兩位主席表示,“我們擔心,這筆交易可能不會促進美國電池技術的進步和研發,而是將中國控制的電池技術、原材料和員工帶到美國,同時通過技術許可得到稅收抵免,并將資金回流到寧德時代。”
此外,兩位主席還要求福特汽車提供文件和通信,包括福特汽車和寧德時代的許可協議和相關文件的副本,以及福特和拜登政府之間就許可協議和任何“可實現的稅收抵免”的通信。
福特汽車今年2月宣布,將斥資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50億元)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電池廠,使用全球動力電池龍龍頭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CTP(無模組電池包)技術,初期產能計劃為35GWh,工廠預計2026年投產。
而寧德時代亦確認,寧德時代不擁有工廠股權,只是向福特進行有償的技術許可,后續寧德時代的員工將幫助工廠開始建造和運營,部分設備將來自中國。
今年6月21日,寧德時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與福特公司合作項目正按計劃進行中。不過對于上述事件,寧德時代暫未正式回應。
格局巨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10日,寧德時代公眾號披露,寧德時代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并成功入選了標準普爾全球首期《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3》。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立于2000年,是ESG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可持續發展倡議組織,該組織在全球擁有超過2萬家企業和非企業會員,會員們都承諾支持人權、勞工標準、環境和反腐敗等四個領域的十項原則。
寧德時代在ESG的進展和獲得的國際性認可,可謂是對美國方面質疑的回應。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海外市場正在成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重要增長點。
據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電池累計出口達56.7GWh,約占總產量的19.3%。
2021年之前,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主要是中、日、韓三國“混戰”,2022年演變為中、韓對決,今年上半年,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變化,中國企業優勢不斷擴大。
據國際研究機構SNE Reserch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球裝車量前十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LG、松下、SK ON、中創新航、三星、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欣旺達。
美國國內媒體指出,拜登政府一直在推動在美國實現使用清潔能源技術的制造業復興,但美國總統拜登也承認,這一過渡將包括中國公司的參與。
今年6月,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美國尚未準備好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與中國展開競爭。
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臧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