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安監局公布了2016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34起,死亡168人,同比分別下降30.1%和4%,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市安監局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工作著力點和落腳點,強化依法治安,力保一方平安。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每季度組織召開1次安委會會議,每月組織召開1次全市安全生產電視會議。制定了市級考核企業行業監管清單,由14個行業主管部門對中央三級以上、省二級以上企業和市直企業,實施對口監管執法。
以“實名制”監管和安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推動企業建立全員安全崗位責任制,共摸排生產經營單位21.6萬余家,建立了“一縣一冊”臺賬,“實名制”監管掛牌公示企業15728家,全市標準化達標企業5577家。
科學謀劃年度重點工作措施,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對完不成年度目標、發生重特大事故和瞞報事故的“一票否決”。依法組織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對2起涉嫌瞞報事故案件依法予以查處,對臺東六路小學游泳場館頂部坍塌事故進行了提級調查和模擬追責,起到了較好的警示作用;對2014年至2016年3月期間發生并結案的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等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對發生工礦商貿亡人事故的區市實施經濟問責,扣繳資金1.1億元。
安全生產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選樹241家標桿企業,組織企業排查風險點5565個,逐一進行風險分級(一級545個,二級510個,三級1132個,四級3378個),落實管控措施。排查城市運行重大風險點401處,梳理公共領域安全風險558處,分別治理完成348處和480處。
制定了標本兼治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工作指導方案和25個方面重點防控措施。強力推進安全生產治理十項措施落實,推動經信、建設、交通、公安等行業主管部門扎實做好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全面啟動了化工產業和礦山轉型升級工作,掛牌督辦重大隱患46處,提前完成油氣管道隱患整治和危險化學品重點縣攻堅任務,安全生產治理工作滿意度測評位居全市“七項治理”前列。
“大快嚴”集中行動成效顯著
累計檢查企業13.9萬余家次,排查整改隱患22.6萬余處,打擊非法違法行為6.7萬余處。率先在38座非煤礦山和29家危險化學品企業中,實施了“1+N”(年內實施1次專家駐企全面檢查和N次隨機抽查檢查)執法檢查。對省、市督查和專項執法檢查發現的9704處隱患整改情況逐項進行“回頭看”督查檢查,已督促整改9689處。受理有效舉報594件,為108名舉報人發放獎金12萬元。
落實“兩個必罰”
1-11月,全市安監系統實施行政處罰1008起,行政罰款4431.09萬元。寓服務于監管執法中,取消4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承諾時限總體提速30%以上。去年市民反映的19項意見建議全部按期辦結;幫助1300家重點企業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問題2420條。
創建了“職業病防治信息系統”管理平臺,申報備案企業6809家,實現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社會共治氛圍濃厚
率先實施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建設,建立了安全生產信用信息平臺和安全承諾、“黑名單”等六項制度。去年市本級負面曝光企業224家、隱患909處,將7家(次)企業納入市級“黑名單”管理。
今年累計培訓企業“三項崗位人員”6.7萬余人,籌建了“安網”宣傳教育平臺,已錄入315家重點監管企業10萬多名職工的基本數據,以實名登錄方式實現全員在線教育培訓和測試。指導7055家企業完成預案實戰演練。推動完成了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青島基地主體工程建設。率先在我市化工園區和礦山聚集區實施了巨災情景構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