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發力“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一塊塊“硬骨頭”不斷被啃下,群眾滿意度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專項行動累計交辦問題80件,其中,已化解55件,化解率68.8%。生態環境部門通過督促和協調企業升級改造污染防治設施,以及后續鼓勵企業進行生產線異地提檔升級,來徹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水體發紅真菌作怪,河道實施清淤解難題
5月29日,有網友反映位于城陽區流亭街道紅埠社區和趙哥莊社區之間的小水河水面呈現紅色現象,懷疑為工業排污,引發網民關注和評論。
當天下午,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立即會同流亭街道辦事處現場調查處理。現場發現這一河段水面總長約300米,為雨天積存死水,呈紅色水面約50米。“接到網民反映情況后,我們到場查看發現部分水體呈現暗褐色,對附近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未發現違法排污問題,河道兩側無污水口,河段保潔人員也表示未發現污水排河情況。”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城陽大隊副大隊長宮雷介紹,流亭街道對周邊污水管網進行了排查,沒有發現污水管道破損泄漏等情況。隨后接連兩天,生態環境部門和流亭街道相關人員到現場核實,水面有時比較清澈,有時又呈現深紅色。
鑒于水體顏色幾經反復,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在處置過程中先后分析了違法偷排、印染廢水入河、水華現象等多種可能性,均被一一排除。經山東省青島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對水樣微生物進行分析,這是一種大型真菌。通過向全國微生物專家群內多位專家求助,確定這種真菌為紫色硫細菌,導致水體發紅現象。
確定河水變紅原因后,各部門對接研究解決方案,在對水體置換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消殺,并對河道實施清淤。近日,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來到河邊,發現水面清澈,再無發紅現象。
跨區共治,企業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
2020年前后,即墨區西元莊社區居民一直被異味困擾。同時,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也接到了居民反映的異味擾民問題。經過實地走訪排查,他們確定異味主要來源于青島昌盛飼料有限公司。
針對異味擾民的問題,城陽分局先后多次對昌盛飼料進行執法監管,并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對該公司排放的廢氣進行監督監測,數據顯示企業污染物全部排放達標。去年以來,該企業先后投資200余萬元,分別增加了2套MVR廢氣收集系統、1套UV光解除臭殺菌系統和3套生物除臭噴淋系統。在廢氣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后,周邊居民投訴量明顯下降,仍存在偶發性的異味擾民問題。
企業有合法環評手續,也配備了污染防治處理設施,并且企業后續又追加投入對環保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但問題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居民依舊有投訴。對于生態環境監管部門來說,這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既要讓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又要解決影響居民生活的生態環境問題。
“1994年我就在這里開辦了這家工廠,當時周邊無居民區,后來隨著城市發展周邊開發建設了居民住宅,按照環保要求我們配備了相關污染防治設備,繼續整改就意味著要更多投入。”對于環保部門提出的整改要求,青島昌盛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丕君一開始有些抵觸情緒。在生態環境部門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中,王丕君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在他看來老路走不通了,要實現企業壯大發展,必須求新求變。
經過近一年的考察和研究,王丕君終于決定對企業產品進行優化調整,將產生異味較重、附加值較低的魚粉及魚漿等產品通過外協加工的方式生產,企業保留附加值較高的水產品分裝及冷凍銷售等產生異味輕微的生產線,同時組織研發團隊對產品質量升級,優化企業發展結構。
6月23日上午,青島昌盛飼料廠區內,魚粉及魚漿生產線已全面停產,車間大門外貼上了封條。經過系統調整后,部分車間已經開始恢復生產。在保留下來的水產品分裝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依次進行水產品篩選、分裝。在整個廠區走上一圈,魚腥氣味也比較輕。即墨、城陽兩區投訴人均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企業異地提檔升級,徹底解決異味擾民
2000年海爾工業園初建時周邊無任何居民區,隨著膠州市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2014年開始周邊逐漸形成了李家河小區、景尚名都小區、海爾御品華府小區等7個居民小區,對工業園形成三面環繞之勢,與此同時異味擾民投訴問題開始不斷增多。
經過市生態環境局膠州分局排查,明確異味應該是來自于工業園內西北側的青島海爾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這家公司2002年2月開始投產,主要從事改性塑料生產,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有機廢氣,產生的異味可能對周邊造成影響。”市生態環境局膠州分局九龍環保所負責人殷振強表示,企業辦理了環評審批、驗收、排污許可等手續,并且配備了4套廢氣處理設施對27條造粒生產線產生的廢氣進行收集處理,企業一直達標排放。
近日,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走進海爾工業園回訪,只見海爾新材料研發公司與北側居民區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在生產車間西側,一整套廢氣處理設施正在運轉中。據悉,為解決異味擾民問題,膠州分局督促園區內涉氣企業,特別是距居民區最近的海爾新材料研發公司進行污染防治設施升級改造,安裝有機廢氣在線監測設備并與各級環保部門聯網,還在工業園建設了邊界無組織有機廢氣排放監控并與膠州天網聯網,確保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
自企業提標改造以來,有機廢氣排放的濃度較國家標準低了50%,并且異味問題產生量較往年下降80%,6月份以來未接到相關異味投訴。
雖然企業已進行了提標改造,大大減少了污染物排放總量,但距離人民群眾的訴求仍有較大差距,為徹底解決這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膠州分局積極對接發改、工信、規劃等部門和上合示范區,鼓勵企業異地提檔升級。“我們在上合示范區遠離居民區的位置新建廠房,將生產線進行升級轉移,預計今年11月份全部完成異地提檔升級,這里將不再保留改性塑料生產線,屆時將徹底解決異味擾民問題。”青島海爾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新波介紹。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