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在GMIC領袖論壇上,百度副總裁李明遠、微博CEO王高飛、獵豹移動CEO傅盛和主持人長城會創始人文廚展開圓桌對話。在談到當下十分火熱的“網紅”話題時,李明遠表示,如今什么人都能夠成為網紅,虛擬世界比現實世界還真實,“虛擬”成為了網紅重要的一點。
在李明遠看來,網紅這個概念其實已經存在很多年,但得益于虛擬世界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網紅已經變得更加生活化和真實化,與這個詞最早的衍生概念有很大不同。
他接下來說道,現在已經和很多年前不同。虛擬世界的空間已經很大,網紅在虛擬世界里可以把生活中的每一面都展示給大家看。普通網紅自不必說,連美國總統競選人特朗普(川普)都敢說“我有錢”。他說的任何話都放到了網上。而他是有可能當下任美國總統的。
獵豹CEO傅盛也承認現在的網紅和以前比更顯得生活化。他舉例道,獵豹旗下紫牛基金投資的網紅“年糕媽媽”,其實就是一個懷孕的醫學博士,每天在公眾號里寫文章發布,也得到了公眾的關注。(百曉僧)
以下是圓桌對話實錄:
非常高興有機會請年輕一代的三位嘉賓來聊一聊預“見”未來。第一個話題比較輕松,傅盛你算是網紅嗎?
我肯定不是網紅,年輕帥氣的李明遠在旁邊,他才是網紅。
這問題要問管網紅的高飛,網紅的制造者。
像我們這樣的小公司還是低調一些好。網紅這半年是比較火,李明遠和傅盛在微博上有很多忠實的粉絲,包括很多女粉絲。李明遠在微博上比較低調,我也希望李明遠他能多爭取一些女粉絲。
微博上的評論都是以罵我為主。但我最近對網紅也比較感興趣,我們發布一個產品叫做“頭牌”。突然發現網紅不止是PABI醬的現象,而是全中國、全世界的現象。我一個月前去了一趟洛杉磯,美國的網紅公司規模很大,美國巨大網紅公司兩年前被5億美金收購。整個網紅時代全世界范圍內如火如荼。
網紅概念存在很多年了。在我們上網的年代就已經有一些網絡紅人,更多的是世俗成功的標準,在現實生活中也受人矚目。那時候跟今天不太一樣,如今什么人都能夠成為網紅,虛擬世界比現實世界還真實,“虛擬”成為了網紅重要的一點。十幾年前,在現實生活中你就是你,大家都認識你。有的人跑到網上展現自己的另一面,都是假的名字。今天,跑到虛擬世界當網紅需要更大的勇氣——勇敢者的勇氣,網紅生活的每一面都愿意展示給大家。美國的情況也一樣,Twitter的大網紅川普,他很真實,什么都敢說。在中國也是一樣,網紅要敢于把自己展示給每一個人。本質上,可以看到我們的虛擬世界今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核心就像傅盛說的,關鍵性問題是互聯網的在線人口、在線時間超越了所有人在線下消費的時間。幾年前的網紅,網絡上再火,價值的實現需要線下,所有用戶的消費行為、瀏覽行為,以及用戶資源的嫁接行為都是在線下。需要在線下進行一些活動、廣告才可以變現。現在可以看到,Facebook財報15億,包括微信在線時長也占用戶每天的1/10左右。在這種規模上,今天的網紅,他的變現已經在互聯網上。以前叫網紅是大V,價值變現需要線下。微博上是三種網紅,電商形的網紅,PAPI醬視頻為主的,還有一類是直播秀場來的,可能是以演藝為主,這三種變現完全在互聯網上進行。今天看來網紅才真正叫做互聯網的紅人,因為他的成名、價值變現、粉絲全是在互聯網上,并不需要在線下生活中做任何變現的模式。
特別贊同高飛的觀點。事實上網紅真正完成閉環就是變現、收入。在娛樂界更多是渠道為王,比如說拍一部電影得有人投資、導演看好,院線得給你排片。去了美國才知道,美國的院線和影院制作室,這兩家不像今天的萬達即做制作又做發行。1949年有一個判定法,這兩家不能是一家,而且不能互相持股,必須極其獨立。
藝人的變現在中國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最早的版權正版化,第二階段是工作的資本化,趙薇工作室被哪個影視公司幾倍收購了,包括范冰冰。第三個階段就是網紅實現的整個商業變現,比如說電商,相信微博一定是有非常多的例子,微博是國內做的最好的網紅平臺,網紅變現能到什么程度。美國網紅通過賣商品1500萬美金的收入,不是一個明星,只是一個互聯網投資而來的。我們自己投資的年糕媽媽,其實是醫學博士懷孕后在公眾號寫文章,上個月的銷售額是3200萬,她自己寫文章,老公辭職給她打工。再有,一輪如火如荼的直播,成為絕大部分的網紅變現渠道。整個商業鏈條完成以后,相信整個網紅才剛剛開始。所以今天看到Papi醬天價的拍賣,我個人覺得只是一個新興現象而已。
總結匯報一下,網紅已經有三個歸類,從早期的大V已經發展成真正生成閉環的網紅經濟。怪不得微博最近的股價漲這么快,主要是網紅的拉動。傅盛說的網紅經濟現在看起來也是可以有規模化的。李明遠的信心更足,川普有可能做美國總統,網紅已經有可能成為美國的下一屆總統。
第二個問題,前一段時間Alpha Go的對弈,Alpha Go最終勝出,人工智能的時代真的來了嗎?昨天看到很多新聞,說獵豹的機器人公司,傅盛你先說一說。
其實我當過一段極不合格的程序員,大概寫幾個月的程序寫不下去只好改行,但我對技術還是有很多熱情的,從去年年初獵豹上市我當時做國際化,我在硅谷、以色列看到很多科技初創公司,當時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以前我認為很復雜的技術,或者說我根本沒有想到能做到的技術他們已經開始展示出來了,當時我不知道后邊有深度學習的東西,一直到Alpha Go出現的時候,當時我隱約地預感,很多技術壁壘是不是在突破,比如說視覺,計算機看數很擅長,看一張圖看不懂。視覺不管是一只貓還是開車,判斷前方的障礙物,雖然沒有到全智能。我最近買了一輛P90D,特斯拉的,在五環雙手離開方向盤還直播,后來看到Alpha Go之后當時很被震撼,圍棋屬于我智商學不下去的棋種,后來知道他贏這么成功,我認真研究了一下深度學習,可能李明遠更了解一些。只是通過一些模型的搭建就能完成以前的算法怎么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想做一個機器人公司,機器人的核心是和人的交互和對世界的理解,他站在這里他知道誰是誰,能夠有怎樣的任務。
而且Alpha Go代表一個時代,所有重復性的腦力勞動,比如說下圍棋、下象棋,天天掃地,都應該被機器人代替,這樣我們可以解脫出來踏向詩和遠方。
機器的算力超過人已經很長時間了,人工智能從運算角度,所有能計算出算法的東西機器一定比人強,毋庸置疑。這兩年,機器跟人的互動程度確實是在不斷地提升,機器過去的問題運算力很強,但機器始終不明白為什么算,或者說用什么方法去算好。人對機器學習理解程度的提升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使得我們運算能力大大地提高。
未來一段時間,跟運算力有關的東西,機器的接管程度會很高,更大程度地突破我們現在對于數據的理解,對于數據與數據關系之間的理解。我們以前很多數據,可以說拿不到,拿到以后其實也很難真的弄明白這個層次的數據和下個層次之間的數據關系,所以讓機器理解這個事,讓它彼此之間迭代。
現在的趨勢往實踐化方向發展,使得我們對這個事的理解變深。比方說圍棋是算力體現比較深的。我們現在做的比較多的是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靠過去的無限的算力畢竟還是影響效率,對于聯網的體驗是不好的。未來還是要把深度學習的模型越做越好,使得算力的優勢真正被釋放出來。我們做自動駕駛,你想讓機器接管駕駛員,這個其實還真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但如果說由于人工智能、由于機器的接入使得人的駕駛變得更安全,就是現在進行時,立刻就能變得很強。以前汽車工程師他知道汽車里產生的數據是什么,但算法工程師根本搞不明白,不知道、不理解這些數據,彼此其實是封閉的。現在這些邊界被打破,人與機器的邊界、數據與數據的邊界、行業與行業的邊界,算力會改變我們生活很多。
從微博的角度看,還是做很多基于學習在實際業務中的使用,剛才傅總說到的圖象識別,這樣對我們原有工作會提升很大的效率,我們很大一部分工作由機器去完成了。對微博來講更關注如何把機器的運算能力和人的海量用戶之間的協同效應能做到讓我們的一些用戶行為去指導機器優化它的算法,這是我們在研究的相應來講更關鍵的一個方向。
比如說我們之前也做過兩年在大數據方面相關推薦的研究,其實我們發現真正對海量數據的協同性的效應其實可能還不如一個相對不夠海量的一個用戶群體,我們針對它的用戶行為和分析做一些更深層的計算,讓機器再去學習他的能力可能更有效果,這是我們在應用中會更多地看這方面。
我補充一個,剛才明遠和高飛說的數據這一方面,我最近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受,以前我們老喊大數據、大數據,后來覺得數據你用好就是大數據,這些數據怎么用?今天我發現整個業界越來越傾向于怎么把現實世界轉換成數據,這是一個和以前在思路上很不同的一點。因為有一次我去硅谷,你知道谷歌做無人車,一直一輛車在路上一直跑、一直跑,跑了很多年了,不停搜集路況在做,我聽說硅谷一個工程師說特斯拉怎么辦呢?你買的每一輛特斯拉都不一樣,等第二代到P90D的時候就付諸于駕駛了,因為特斯拉長了谷歌級了,我不知道百度是不是這樣,后來大家的路徑有點不一樣了。
我們讓機器學習海量數據,還不如讓機器學習一些相對來講更有效的人的行為,這要快很多很多。
我上個月在硅谷跟任宇翔還聊了這個方向,說實際上特斯拉認為它的這種方法、研究方向是比谷歌的研究方向更有效,而且硅谷的主流觀點也認為,硅谷現在所有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究方向,我用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最好的工程師,但是特斯拉這種方法可能他們認為是一個最有效的方向,研究人的行為,因為特斯拉本身也是面向大眾的,所以它有海量的人的數據,這個方向應該會更有效。
傅盛:我跟谷歌無人駕駛核心的人員深聊過兩次,當然我的判斷可能不一定準,我覺得今天這個時代為什么我們有機會去做機器人?以前你積累了很多技術的路線,可能很容易被彎道超車掉。你說谷歌那個是在彎區經常跑,頂上那個東西70萬人民幣,它需要高精尖地圖,它本身是用激光完成的,它是不會認識這里是不是一個紅綠燈,或者收費站,它是怎么做到的?他是在地圖上知道這里有一個收費站、這里有一個路口、這里有一個紅綠燈,他經過這里再找到那個位置停下來,它特別依賴高精尖地圖,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有些地方修路改規劃,因為它視覺上比較弱,當然它追求完美。
特斯拉像剛才我們說先從輕的方式進,它拿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有沒有可能突破我們對計算機視覺的理解?我們認為它掌握起來很難,掌握突發的事件很難,其實是多條往前走,很多公司在用顛覆性的想法在做很多技術的突破,這種技術的突破如果不成就算了,如果一旦成,原來的積累就完了。
我們應該是最后一個,待會兒再留一個問題在現場,我把這個話題趕緊先結了,總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已經在很多地方結合起來了。我想問的第三個話題是關于全球化和國際化,我自己有個總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無你就是國際化,更多的是出去。我們獵豹是全球化還是國際化?同時能不能分享一下不管是全球化還是國際化,過去這幾年的成功的經驗,我們先請傅盛。
我們跟傅盛的情況正好反過來,當然也是我們沒有特別的國際化的時間表。雖然我們在海外的用戶可能占我們現在用戶的9%、10%左右,但是原因其實跟他們也類似,國內的競爭對手實在太強大,融不得有一點點分神,我們更多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而且對于微博,因為他不是一個工具形的應用,在文化上或者說在一些語言方面,我們出去還是有一定難度,我們即使出去也會瞄準一些海外的華人,以及大中華文化能夠覆蓋比較好的一些地區。
百度國際化2007年就開始做,百度最早是從人才角度出發。因為我們是一個技術公司,技術公司本身在工作的時候就是跟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在競爭。我們最早并不是靠產品模式引入,這個過程中會發現你做search,當時全世界只有三四個國家有自主知識產權理解search完整的知識技術,我們基本上跟美國最強大的技術公司、跟全世界最聰明的工程師競爭。最早就是你需要有很強的獲取人才的能力,有了這些人才后,大約到了2007、2008年百度已將中文搜索做的很好了。確實也會思考我們所擁有的人才、技術,能不能讓我們的東西也能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使用到我們的服務。
其實百度這幾年發展下來也越來越像國際化的做法,在不同的市場我們投放不同的產品。我們的邏輯是做的好可以跟總部不一樣,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我們在市場上做的產品跟中國完全不一樣,在那邊做的是非常local,效果很好。對于我們來說是從現實出發,能把我們優勢發揮出來的東西我們就去做,不管是local還是global,我們都還是很open地來做。
我趕緊進入第四個話題,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我認為我們可以彼此之間互相探討一下,我前段時間剛見過TED的合伙人,我們現在一起求職一下,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為什么你們會成為未來的青年一代?我記得我自己先做個鋪墊,我跟他見面以后,說你最近還想見誰?我說巴非特吧?也80多歲了,說你不要去見他,你應該去找默多克,這個人有意思,你這么有趣的人跟他多聊聊天。我今天想說的是咱們在座的三位每個人說一下最近有想去聊聊天的人嗎?隨便說三個,我會建議三個,我們發現就有區別了。人人會在不同的角度給我們探索和啟發,這是我從泰勒老爺子那兒得到的啟發,我覺得很有意思。
為什么他說默多克呢?
他認為我應該去找默多克這樣的人料談,而不應該找巴非特這樣的人聊天,他認為默多克這樣的人更有意思,我認為他話沒展開,你是辦會的,你在全球辦會,你本身跟媒體的性質是有相關性的,而巴非特專注于股票的研究里面,整天坐在電腦跟前,這個是我以前沒有想過的,我泛泛地講比爾蓋茨、巴非特,這個屬于偶像級的嘛,但是他會從那個角度去啟發你,你應該找這樣的人對你的啟發更大,我跟他三個小時的聊天以后對我是醍醐灌頂,你說說你最近想見的三個人。
其實我想見的我大部分都見過了,我正在整理名單,就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最牛的三個人,我現在還不知道誰是最牛的。
我說最近要見的,可能因為我們今年的策略還是跟社交跟視頻相關,我們今年包括像Facebook之前提到(M),我們會在夏天見一下,今年Youtube我們會見一下,我們不會去見特別戰略和上層的,我們更多地會偏重于相對而言核心的執行層的一些人。
明遠你可以想一下,在硅谷至少可以見到一批比如說我們百度的那一位吳恩達就是這方面很好的一個專家,比如說右達City的創始人(S),還有日本大阪那個教授。高飛這一塊給了我一個啟發,高飛說了三個類型的人,Youtube也是跟產品相關的,我覺得高飛你太沉著于業務了,你應該找一些非業務的人聊聊天了。
業務上我想見的人肯定就見了,對我來說,我一直研究網民,我們做產品出生,研究網民需要什么。這一段時間我確實想要見一個男性的網紅,過去六個月上升速度很快,是誰我得問一問高飛。第二是見一個女性的網紅,他們的成功之路是很不一樣的。
我可以幫你約,你要見電商的還是秀場的,還是視頻的。
兩個,都是網紅是吧?有第三個嗎?
第三個已經坐在這兒了,我想說見完他們以后,我想提供平臺的人聊一聊,你們跟網紅之間他怎么看這件事。
就是高飛這樣的人。你要見的這些人高飛已經幫你解決了,查一下后臺數據就可以了,誰是比較火的男網紅,誰是比較火的網紅。
還得高互動率,沒有僵尸粉。
這個問題就到這兒了,答應現場隨機問一個問題的,咱們要言而有信,請你先自我介紹一下。
主持人好,三位BOSS好,我叫袁野,我今天提的這個問題可能是給三位BOSS,也是給主持人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比較遠而大的問題,和我們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也有一定的關系,我想問世界的共振是否需要世界的互聯?在今天大家都在討論移動互聯的今天,移動互聯網使我們這個世界更加地扁平化,我們暢想一下未來,所有不同國家的大公司都在嘗試國際化,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全球化,我們再更遠一下。問題就是我們最終可能會成為一個怎樣的全球化的狀態,無論是VR、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還是說移動互聯?
你是說下一個潮流、下一個風口,還是下一個方向?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大而遠的問題,就是讓大家暢想一下未來。
暢想未來,好,謝謝!讓三位暢想一下行業的未來。
世界的共振需不需要世界的互聯,我認為不需要。這是未來一個很大的變革,人類文明自產生以后,大家的隔閡是很深的。人類的進步不管是通過戰爭還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進步實際上是發展的不均勻。今天你會發現說全世界在進步這塊確實是已經有共振了,它是不是正在互聯在一起我覺得不一定,不一定是基于我們看到物理上的互聯來實現的。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還是今天人類文明走到這一步,可能最早那個問題,從圣經上講巴比倫塔的那個問題已經被解決了。
長城會這個舞臺,還有TED做的這個舞臺,給大家提供的就是思想、文化是怎么超越文明發展程度,超越地緣來使得我們的人類都能夠有一樣的發展節奏。我覺得這件事今天各個發展程度的國家和地區都已經非常地重視,不管是從文化的產業到科技的產業,還是到消費的產業,工業該連接的已經都連接了,剩下的這些東西也不需要過分再去做物理的連接。你會看到全球在一起往前走,最優秀的思想,不管你講什么語言、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行業,都已經在一個層面上能夠去交流,大家會為一樣的東西去歡呼,這個時代作為人類文明真的是前所未有,我覺得是過去沒有過的,所以未來剛才我也講了一個破戒的概念,今天你說搞材料的人可以去搞算法,跟算法的人在一起,就像傅盛講突然他們倆有一個火花,超過了原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模型,我們倆用另一個方法解決了,一下會產生一個劃時代的突破,這種事情是層出不窮,一個你想不到的事情被發明出來的,用了一個你想不到的方法,這些事情會成為常態。
以后不僅僅是硅谷科技形態的創新者,很可能未來的宗教也會出現在硅谷,一切皆有可能。
提了一個挺抽象的問題,這個問題對于很多中國公司來講的話,會相對來講沉重,因為全世界的互聯其實你會看到不管是從產品上,還是從互聯網行業,這個互聯正在變得不可逆。比如說可能我們之前做無線的,當年做手機的,光國內的手機廠商就幾百家,現在會變成手機廠商可能只剩下幾家開始慢慢去侵蝕全球的市場份額。對于互聯網行業,大家會看到Facebook過去幾年在日本、在巴西、在印度這些它以前在Web1.0時代不可能進入的時代,它都成為當地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我們的問題在于假如說將來全球化變得不可逆,任何只有兩家去組織全球產業的話,作為這個行業里面的其他公司應該如何去生存?應該如何去發展?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也沒有什么比較好的答案。相對來講比較幸運的是我們目前處在一個國家,不管是互聯網的人口,還是互聯網的增長,還是互聯網用戶的消費水平都在快速增長,給我們一個相對來講比較肥沃的土壤。我們在時間窗口里面能夠做得更強,像傅盛他們能夠進入到海外市場,成為全球領域里面最大的公司,這些其實是我們很多中國公司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我覺得其實互聯,我昨天有個演講在我們自己的會上。我有一個叫結論吧,我認為科技和連接就是世界前進的兩大動力,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在15世紀以前,在大航海之前全世界獨立發展,一直逃脫不了馬爾薩斯陷阱,到大航海之后所有的物理上連接、文化上連接,中國你像被鴉片戰爭打開國門之后,花了一百多年建立了和西方的連接。回到互聯網形態上來看,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形態都是中國版,這就是一種連接。
今天其實反過來中國有些模式又可以是全世界新的應該叫連接版吧,所以我認為互聯網最偉大的地方就是把全世界的人都建立成了一次叫實時在線、永不停歇的頭腦風暴,它不停地把大家的認知連接起來,加速了快速統一和理解,加速了技術元素快速的遷移和模式的快速的復制。以前一個理念被想出來到出書,到被大家閱讀到,你看歷史都是幾十年、上百年,都是要這樣的時間點。今天一個新的AlphaGo出現,幾個小時以后,它的相關論文就被找出來,很多人就開始復制,所以未來一定是一個通過人腦連接完成的一個世界的構建,大家本質上互相統一認知的看法,形成高度的集體智慧,這種集體智慧會加速我們整個科技和整個社會形態的變化,會產生我們今天我認為不可想象的爆發力。所以我對未來的前景,我覺得可能比我們現在想象的還要好一萬倍,可能你所有的工作都被機器人干了。
未來比現在要好一萬倍,我們今天的青年一代見網紅、見人工智能、見機器人,見未來的無限可能。
謝謝大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