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王澤佩) 4月5日上午,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旅游業改革創新動員會議,部署動員了我市旅游業改革創新工作。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去年,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7400多萬人次,增長8.94%,實現旅游總收入1200億元,增長14%,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13%。島城將以旅游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充分發揮本土優勢,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完善全市旅游管理體制機制,旅游業發展速度和質量位居全國旅游城市前列,對經濟和社會的綜合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到2018年,全市旅游總消費額達到183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以上。
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
黃龍華副市長在會議上表示,國家旅游局明確提出,今年旅游工作的重點就是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推動旅游業空間布局由沿海一線向全域延伸,產業發展由單一業態和多業態深度融合轉變。黃龍華副市長強調,要大力實施“旅游+”戰略,拓展現有文化、體育、工業、漁業、科普等社會資源,實現旅游與相關業態的深度合作。要大力打造精品海洋旅游產業,開發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海洋休閑旅游產品,調整優化“東邊熱,西邊冷”的問題。東部濱海城區要持續提升功能品質和管理服務,西海岸要持續引進和培育高端濱海度假項目,實現兩大區域均衡發展。同時,要加快發展形成膠州灣北岸、歡樂濱海城、鰲山灣等一批濱海旅游聚集區。加快郵輪產業發展,爭取在青島設立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郵輪分會的聯絡機制,爭創國家郵輪旅游發展試驗區,打造東北亞國際郵輪中心。推進離境退稅政策的實施,積極爭取境外游客144小時過境免簽、郵輪旅游落地簽及郵輪無目的地旅游政策。
同時,實施鄉村旅游提升計劃,立足當地資源特色,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融入現代元素,培育高端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完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促進鄉村旅游創客行動,推進鄉村旅游扶貧。
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抓好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既是發展旅游產業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項惠及青島市民的民生工程。要構建與國際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相配套的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中心、自駕車營地、旅游引導標識、自行車租賃、旅游廁所和無線網絡等旅游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據了解,市政府已經明確提出,今年年底前,全市新建旅游廁所249座,改建454座,并且全部達到旅游廁所質量等級標準。
同時,推進海上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海上旅游交通循環體系。按照“宜居”與“宜游”相統一的原則,積極將相關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并整合公共交通、景區等資源,開發“一票通”旅游產品,拓寬旅游產品購買途徑。
抓好旅游信息服務,優化青島旅游信息網站服務功能,整合旅游信息資源,推進智慧旅游發展,加強旅游咨詢中心建設,逐步實現4A級以上景區和市級以上鄉村旅游點實現免費無線局域網、智能導游、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求。同時,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科技手段,建設完善旅游大數據分析系統和指揮調度系統,提高旅游服務管理效能。
打響“誠信青島游”品牌
會議上強調,要把規范市場秩序作為旅游業改革創新的重要方面,堅持一手抓常態監管,一手抓專項整治,提升青島旅游品牌形象,保障我市旅游市場健康發展。建設誠信體系和監督機制,將旅游納入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響“誠信青島游”品牌。切實加強旅游投訴處理工作,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快推動建立全市統一的旅游投訴受理平臺,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以政務服務熱線12345為載體,整合全市涉旅部門非緊急對外公開服務電話,實現熱線資源整合優化,涉旅信息實時共享,統一受理全市旅游方面的咨詢、求助、舉報、投訴和建議,實現“一個號碼對外、一個平臺接入、一個單子轉辦、一個體系督查”,提高旅游投訴處理效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