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和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沒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9月9日,省委宣傳部舉行記者見面會,4位優秀教師代表圍繞“堅守教育初心 踐行育人使命 最美教師在你身邊”主題進行交流。
我省推薦至教育部的五個“教育世家”代表、青島理工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張冬梅教授表示,很榮幸在第一個教師節,她便登上了大學講臺,37年來,時刻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對教師群體的深切關愛。“多年來,‘立德樹人’的理念始終引領著我,‘大愛擔當’的家風要求我作為教師應該理解、尊重學生,亦師亦友,盡微薄之力,在學生的心中播下愛的種子,灑下溫暖的陽光。”
張冬梅用感恩擔當的行為去影響和培養學生,使一批又一批大學生成長為為黨分憂、為國擔責、為民謀福的合格人才!“我將賡續初心、不斷求索,把新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偉大事業代代傳承,接力奉獻!”張冬梅如是說。
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16個年頭,16年來我一直工作在思政教育教學一線,始終和學生們在一起。”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黨總支書記孫劍說,身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和同事們依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發揮英模引領作用,探索形成了“口述史”四融入理念下的“三環五步”思政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尋榜樣、講榜樣、學榜樣、做榜樣。同時利用校內的孔繁森精神與紅色文化研究院、“四史”主題教育體驗館、長征路實踐教學點開展實踐教學,讓思政課“動起來”“活起來”。
孫劍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教育路上銳意進取、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追夢人,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濟寧市嘉祥縣紅運留守兒童學校的教師張紅敏在鄉村從教10年來,始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己任,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行素質教育,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去溫暖學生,想方設法去幫助家庭困難學生。
“作為鄉村一線教師,我真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在暢通鄉村教師專業發展道路方面出臺的一系列好政策。”張紅敏說,針對農村教師職稱晉升難的問題,省里推行了“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基層中小學高級教師制度。加上鄉鎮工作補貼,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更好了,“我將不負時代,繼續做好留守孩子的貼心守護者和心靈引路人,為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武淑靜來自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棗莊,是棗莊市實驗幼兒園的一名教師、德育主任。她從1998年開始在幼教一線工作,今年已經是第23年。
“這23年,我經歷和見證了省、市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優質普惠資源快速增加的過程。”武淑靜表示,“立德樹人”的理念始終引領著自己去研究幼兒園德育工作的生活化、游戲化,讓幼兒科學養成良好的生活品質和學習品質,讓一批又一批3-6歲的孩子們健康成長。而自己也從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成長為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建設工程培養人選,全國模范教師。
“我將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幼兒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學前教育的樂土上辛勤耕耘!”武淑靜表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