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九年級中考筆試落下帷幕。青島83569名考生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大考。和高考相比,中考參與人數翻倍,社會關注度更高,各方保障、家長送考,全套流程都比照著高考進行。和高考時家長一片歡騰的送考場面不同,中考考點外,家長大都克制、嚴肅。 “中考才是第一步,不敢放松。 ”考點外,等候的家長捧著各種暑期輔導班的宣傳材料認真比較,儼然一副隨時投入新征程的狀態。今年是新中考政策實施第二年,從各方反映的情況來看,如何做出更適合孩子的“選擇”,可能比奮力去擠獨木橋更重要。
自招擴容 學習重點“轉移”
擴大自主招生計劃、新設“強基計劃”班是今年中考招生最大的變化。2021年,局屬學校自主招生規模擴大,24所學校面向四區、高新區共安排自主招生計劃3351人,比2020年增加1045人。自主招生按照1.2:1的比例錄取,如果入圍“強基計劃”班,那就幾乎等于進入了“保險箱”。
超銀中學的崔君尚中考時沉著穩定,他在自主招生階段拿到了青島二中“強基計劃”的資格。據了解,青島二中“強基計劃”單獨招收100人,拿到其自招資格的學生只要中考分數不低于普高一段線、第二組合B等級以上、藝術與實驗合格,即可被錄取。去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為324.5分,而普高一段線為252分。對崔君尚這樣的學生來說,入圍“強基計劃”等于是直接被錄取。實驗高中今年也推出物理強基計劃班,這個班按1:1確定錄取資格,就是等額發放入場券。學生的學業水平錄取投檔分數線語數英成績不低于普通高中一段線,第一組合達到B等級以上且藝術實驗操作達到合格等級以上即可錄取。
由于自招大多是考查物理、化學科目,這令考生及家長關注的學習重點有了一定程度的“轉移”,一些物理化學“偏科”的學生有了進入優質高中的渠道,有人甚至選擇重點突擊這兩科以避免在語數英科目上與更多的人進行競爭。
組合減負 不等于放棄單科
從2020年開始,新中考采取分數+組合的考查方式。 3天考試,上午安排的是按照分數呈現的語數英,下午安排的是等級考試科目。按照各校的招生要求,組合為B就能報考所有優質高中,不需要分分必爭的設計,讓考生和家長放輕松。
不過,減負不等于鼓勵放棄單科。物理科目考試結束,問考生難不難?得到的答案大相徑庭。有學生說不難,比自己準備自招時做過的題目簡單很多,也有學生說,物理特別難,因為近半年時間復習重點都放在語數英上,沒做多少準備。“雖然高考選科中,選物理能有最大的專業選擇空間,但眼前得先考上普高,再去補物理、化學?!绷逯锌键c外,一位考生家長說,孩子沒有數理思維,數理化成績不理想,所以沒參加自招,一門心思考語數英。
以后選科選不選物理?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學物理?場外自發的 “家長論壇”里,這是重要議題。 “我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和家長不應該過早放棄哪一科。 ”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原物理老師徐清軍說,如果有一種方法能測出孩子未來不會學理科,那是不是初中就開始放棄物理、化學,不進行邏輯訓練了?再進一步來看,如果考不上大學,難道就不學習了? “學習是受益終身的事情,不能只盯著中考、高考時的分數?;A教育階段,物理必須要學,因為平時生活中很少有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的機會,而物理中處處都要用到邏輯。我們在生活中要講理,這個‘理’和數學、物理中的邏輯有密切關系。孩子們學習用物理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果缺乏數理、邏輯思維,那么對事物的認知會有偏差,辨析事物真偽的能力會很差。 ”
相關版面鏈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