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萊西市院上鎮,有一個叫花園頭的村莊.村如其名,花園頭村跟它的名字一樣美,草木蔥蘢、景色秀麗,然而在七十多年前,這里曾發生過一場蕩人心魄的抗日阻擊戰。這次阻擊戰打響了膠東西部平原抗日第一槍,當地抗日軍民用血的代價粉碎了日軍占領萊陽縣城的企圖。
日軍欲占萊陽縣抗日軍民拿命攔
花園頭阻擊戰發生在1938年3月17日,但在此之前,當地的抗日情緒已經十分高漲。據史料記載,早在1938年2月,距離花園頭不遠的夏格莊村就有截車殺日特,5名前來勸降的日本駐青士兵、翻譯及隨員被民先武裝宣傳隊和國民黨鄉校官兵截獲并處死,消息很快傳遍全縣,人心大快。為防止敵人報復,中共萊陽縣委組織當地群眾與有關鄉校立即采取防范措施,發動青煙公路兩側的20余村群眾,連夜拆除了五沽河和渭田兩座橋,挑斷公路,阻止敵人北犯。
68歲的王岐堂在花園頭村算是老人了,但花園頭阻擊戰發生時他還沒出生。“我爹王永勛那時候剛滿20歲,參加了那場戰斗,跟我講了很多那時候的事兒。”王岐堂說,三八年萊西還屬于萊陽,當時的國民黨縣長已經懼日潛逃,縣政府處于癱瘓狀態,抗戰的主力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隊”)。根據萊西市黨史研究室提供的資料,隨著形勢的不斷惡化,共產黨堅決抗日的主張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深得人心,萊陽縣保安團、地方鄉校和一些國民黨左派人物也傾向抗日,全縣基本了形成全民抗戰的局面。
花園頭村烈士紀念碑
“當時日本鬼子就是想往東占領萊陽縣城,沒想到半路上會遭到阻擊。”王岐堂說。萊西市黨史研究室資料顯示,當時的萊陽縣城位于膠東的中心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占領就能進一步控制整個膠東,因此日軍占領萊陽的愿望十分迫切。抗日軍民也看到了這一點,進行了不遺余力的阻擊。當時萊陽保安團已命令夏格莊鄉校組織各村出夫在五沽河北岸搶修工事;沿路各村組織民眾自衛隊,廣泛收集鐵砂、生鐵,集中土炮、土槍組成土炮隊、土槍隊,趕造火藥、土炸彈等,準備迎擊日軍;夏格莊鄉校奉命派出兩個排兵力,姜山、店埠鄉校各派出一個排到渭田村,做好阻擊日軍的準備;夏格莊、姜山、店埠等鄉校其他官兵也做好準備,隨時奉調迎擊日軍。
“打花園頭這場仗以前,夏格莊鎮的渭田村也有過阻擊,也是阻止日本鬼子往東去萊陽。”村民王勤才70歲,當年他的爺爺同樣參加了戰斗,他對那段歷史也知之甚詳。據史料記載,1938年3月9日,70余名日軍由青島乘兩輛汽車,氣勢洶洶直撲渭田。當汽車接近五沽河橋頭時,嚴陣以待的3個鄉校的官兵和200多名土炮手一齊向日軍開火。戰斗一直相持到第二天上午,日軍援兵自青島趕到,鄉校武裝撤出戰斗。“日本鬼子最后竄回青島了,跑之前跑到集旺疃燒殺搶掠,打死了三個人,燒了300多間房。”
由于萊陽縣城對于膠東的重要性,縣委和民先隊料到日軍肯定會再次來犯,提前做了準備。3月16日,駐青島日軍第五師團聯合已占平度城的山澤部隊,兵分兩路進攻萊陽。南路300余人沿青煙公路北犯,西路300余人沿萊平公路東犯,企圖占領萊陽縣城,戰勢一觸即發。
王軍光烈士
老天幫忙打鬼子濃霧里阻擊日軍
3月16日,中共萊陽縣委得悉,東犯之日軍已占領平度縣東部重鎮古峴,研究決定派遣“民先”縣隊部負責人王軍光(花園頭人),到萊(陽)平(度)邊區的花園頭一帶協同“民先”九區指揮部,利用小沽河東岸的有利地形進行阻擊。同時,國民黨萊陽縣保安團和在花園頭小學任校長的國民黨縣黨部執行委員王葆忱,也通知武備、嵐峰、店埠等鄉校,采取積極防御措施,阻滯敵人東進。
“做了很多準備,那時候土匪比較多,為了防土匪我們村四面都有土圍子,很多戶里也有桿槍。”王勤才告訴記者:“這些槍說起來還是挺落后,打的都是生鐵蛋子,炸彈也是土制的,炮都是笨重的‘二人抬’,得用牛車才拉得動。”史料記載,王軍光和九區區委書記兼民先區隊長王子陽組織了花園頭、七岌等10余村的黨員、民先隊員和群眾500余人,在朱村河口東岸挖掘了長達5華里的戰壕。王軍光、王子陽組織花園頭村民先隊員把5門“二人抬”土炮抬到小沽河東岸陣地,用拖車把兩門千斤重的大土炮拉到預定地點。當晚,花園頭等村民先隊員、群眾四五十人,在王子陽帶領下開到小沽河東岸,布陣待敵。武備、店埠鄉校校長也分別帶領30多名鄉校士兵,在民先隊陣地的南面和北面進入陣地。一切準備就緒,3月17日,花園頭阻擊戰打響。
“這場阻擊戰有倆個戰場,一個是在小沽河畔,一個在我們村里。”王岐堂說,阻擊戰開始是在小沽河東岸打日本鬼子,后來才撤到村里。站在小沽河畔的當年戰場,王岐堂告訴記者,當時小沽河水位不高,將將摸過膝蓋,河上當時也沒有大的橋梁,只有一座鐵軌鋪就的漫水橋,且早已被民先隊員拆毀,日軍只能趟水過河。
小沽河大橋
小沽河畔的戰斗發生在清晨,這天大霧彌漫能見度很低,陣地里的民先隊元和鄉校士兵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后,終于看到了日軍汽車的閃閃燈光。日軍汽車接近朱村橋頭時,發現東段橋已被拆毀,即停止前進。正當日軍涉水東渡時,王子陽一聲令下,民先隊的“二人抬”土炮首先射向敵群,接著土槍、土炮、土炸彈和鄉校士兵也一齊開火,把猝不及防的日軍打得暈頭轉向,丟下幾具尸體退回西岸。
吃到槍子兒的日軍根據陣地火力分布情況,采用左右迂回包抄戰術重新組織進攻,在正面炮火掩護下,從河口南面、七岌村西兩翼向中心陣地包抄。蔡家莊的民先隊13人,在蔡人廣、蔡早立、于可由帶領下,抬一門“二人抬”,背一簍子土炸藥,扛六七枝土槍趕到陣地,與嵐峰鄉校40余名士兵一起向渡河的日軍猛烈射擊,但終因寡不敵眾,武器又差,不得不撤下來。
“武備鄉校的士兵是國民黨兵,是縣保安團團長劉東陽的人,這些人膽子小,其中一個被日軍打死以后別的都跑了,陣地一下就空出一塊來了。”王勤才有些咬牙切齒地說,國民黨兵撤離陣地對整個戰場影響很大,民先隊員奪了他們兩桿槍繼續戰斗。由于武器裝備對比懸殊,在經過頑強阻擊后,民先隊員王香林負傷,民先小隊長王炳巖為掩護大家光榮犧牲,王軍光、王子陽不得不率隊撤出陣地。
“小沽河打的這場仗一是準備充分,再就是天公作美。”王岐堂說,當天那場大霧非常罕見,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正是借著大霧的掩護,民先隊才打死打傷了不少日軍而傷亡較少。“老天也幫忙打鬼子。”
南北包抄的日軍在七岌村西靠攏后,嵐峰鄉校士兵和蔡家莊民先隊向七岌東北撤走。天亮后日軍全部過河,一路大部分敵人侵入永豐莊,打死村民2人,燒了部分民房,另一路小部分日軍乘車開進葛家埠,在那里燒殺之后,到永豐莊與侵入大部日軍匯合。9時許,敵人集合隊伍向花園頭村撲來,花園頭方向響起了槍聲。
花園頭村
圍子里保衛家園鬼子帶尸體逃竄
根據資料,花園頭村距離小沽河3公里,共有200多戶,村四周有1928年修的土圍子,有東、南、西、北4個大門,東南、西南、西北、水門4個小門。史料記載,王軍光、王子陽率民先隊撤回本村后,即與國民黨員、花園頭小學校長王葆忱商量應付敵人報復的對策。決定由王軍光、王子陽負責,組織老弱婦孺向村北轉移,同時組織青壯年準備武器守圍子。王葆忱負責打電話,請萊陽保安團團長劉東陽派兵救援來的20余名士兵上了土圍子,與村民先隊及青壯年群眾一起,分守東南門、南門、西南門。
“我們村現在大了,那時候村西南是小花園頭,我們是大花園頭。”王岐堂指著村西的一片墳地說,當時一路日本鬼子就從墳頭這邊沖上來的。據介紹,日軍共分三路撲向花園頭,一路奔村東溝,一路奔村西荷花溝和墳地,一路正面攻擊土圍子。
借著土圍子作掩護,圍子上的保安團士兵和民先隊員一齊開火,“二人抬”土炮、土槍、土炸彈射向日軍,日軍傷亡數十名。日軍一邊在汽車上向土圍子開炮,一邊組織突擊,正南的日軍首先占領了圍子外的小花園頭村。“小花園頭有房子,鬼子就上了屋頂用機槍瘋狂掃射,兩邊高度一樣,西南門的形勢就不妙了,畢竟我們只有土槍土炮。”
戰至將近中午,抗日軍民彈藥越來越少,傷員增多,日軍在西南門率先打開缺口沖了進來,戰斗隨即轉變成了近身肉搏的血戰。民先隊員和群眾在王軍光、王子陽帶領下,手拿鐵锨、鍘刀片、糞鉤、棍棒奮勇而上,殺向日軍;國民黨員王葆忱兜著石頭,與群眾一起,與敵拼殺,不斷將立足未穩之敵打下圍子。然而由于實力的差距,抗日軍民最終還是不得不向村北撤退。
“打死了很多日本鬼子,后來鬼子進村后見人就殺,村里也死了很多人。”王勤才說,當時村里一共200來戶,死人就死了66個。村里最慘的是一家三兄弟王海峰、王海嶼和王海岳,親兄弟三個都在保衛花園頭的戰斗里壯烈犧牲。“他們三兄弟當時開了個油坊,家里老婆孩子都藏在了地瓜窖里。鬼子沖進來以后發現了這些婦孺,就把油坊的油倒進窖里點火,活活燒死了三兄弟家里的11口人。”王勤才說,老婆孩子都被鬼子燒死了,三兄弟登時紅了眼,掄起鍘刀片沖向敵群,砍死一個又撲向另一個,最后都中了好幾槍而死。
發生在花園頭村的戰斗意志持續到下午,日軍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也無力再追趕民先隊員與鄉校士兵,放火燒了大半個村莊后逃回青島。“老人說沒有見到鬼子的尸體,他們把自己的人全部拖走了,只看到一大灘一大灘的血。”王岐堂說。
“廣義的花園頭阻擊戰應該還包括渭田阻擊。”萊西市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說,在花園頭阻擊戰開打的同時,另一路日軍300余人乘汽車由青島沿青(島)煙(臺)路北犯到達渭田,同樣受到國民黨夏格莊、姜山、店埠鄉校官兵和當地“民先”隊員的英勇阻擊。3月18日拂曉,日軍由集旺疃分兵兩路進攻渭田,一路奔西雙山向西迂回,一路奔即墨境的埠后、郭家疃渡河向東進犯。雙方交火后,鄉校士兵見日軍來勢兇猛,便緊急撤退,土炮隊也隨之撤走。日軍進入渭田和宮家城殺死群眾7人,放火燒毀兩村民房300余間。
花園頭村東面有一方陵園,園內松柏青翠,一座高大的“花園頭抗日紀念碑”聳立著。碑身由大理石制成,長1.4米,寬0.98米,厚0.2米,碑座長1.4米,寬0.88米,高0.18米,下砌3層水泥基座,周圍環繞以磚砌花墻。碑文刻有“民眾更以鍘刀、鐵锨、徒步北向,凡力能持械者,幾咸參戰,英勇搏斗,扼守圍墻大小門洞八,殺聲動天地,尸首橫陳,浩氣壯山……”的字樣。紀念碑西側是一方矮碑,背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戰斗中犧牲的66名軍民每一個人的名字;紀念碑右側則建有王軍光、王子陽的墓。“現在的生活來的不容易啊,不能讓子孫后代忘了這些。”王岐堂說,每逢祭日,村民們總會帶著孩子到這里燒香祭拜,希望孩子們牢記歷史。
萊西史志記載,花園頭阻擊戰從3月9日開始至18日結束,大小戰斗共5次,日軍傷亡110余人,抗日軍民傷亡81人,其中花園頭阻擊戰共有66人犧牲。文史專家介紹,這場血戰,粉碎了日軍妄想輕易奪取萊陽、進而侵占全膠東的美夢,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揭開了萊陽人民武裝抗日的序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