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南區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出爐。提出本年度該區在教育、醫療、城市環境、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切實舉措。
澳門路小學。(資料圖)
提升教育體育服務水平。完成鎮江路小學重建項目,金門路小學、澳門路小學、寧德路小學投入使用,新開辦2所幼兒園,共新增2970個小學學位和400個幼兒園學位。啟動公辦學校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升級換代,提升校舍硬件水平。建設智慧體育公園1處、社區健身健康中心2處、籠式足球場地1處,安裝健身及兒童娛樂設施320件。
改善提升城區環境品質。濟南路全線通車,中山路區域實現交通優化。實施濱海步行道提升工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改善提升行動,撤并分類投放點300處,新增密閉分類投放點10處;拆除違建10000平方米;綠化提升田家村東山公園,建設口袋公園2個;實施城市空間微更新項目3處。對9個老舊小區271棟樓進行改造,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8787戶;實施節能保暖改造80萬平方米。
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對4個街區和20個社區進行智慧化改造,打造軟件園及動漫產業園智慧園區。區行政審批大廳入駐市新市民中心,在全市首創市區兩級融合的全新工作模式,為居民和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開展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
強化醫療健康服務保障。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啟動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建工程,區屬公共機構核酸檢測能力提升到1.2萬份/天。推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啟動建設金湖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八大峽、珠海路、金門路3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址投入使用。
優化完善社會保障能力。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新增就業3萬人,引進本科及以上人才1.2萬人,扶持創業1550人次,培訓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和企業在職職工等5000人。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建5處社區助老食堂,實現11個街道全覆蓋。將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月1500元,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月1200元;按照每月176元、600元的標準,為低保等困難家庭中就讀中等教育(高中、中專、職高)、高等教育(全日制專科、本科)子女家庭發放在校學生午餐費補助。
提升公共安全防治水平。建設1075個智慧安防社(小)區,居民小區覆蓋率達到100%。實施公安派出所為民服務提升工程,全區所有公安派出所達到專業化、規范化、便民化標準,提高社區治理能力,更好維護社會穩定。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性抽檢3200批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80000批次。新建2處應急救援中心,開展居民應急管理宣傳培訓10000人次。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王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