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條
勇當中流砥柱 撐起中國經濟脊梁
2020,“極不平凡”之年,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奮勇擔當,攻堅克難,完成“兩個力爭”目標,以實干實績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十三五”圓滿收官的答卷。(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穩定宏觀杠桿率應抑制居民債務過快攀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政策目標。2020年,中國宏觀杠桿率(債務總額/GDP)攀升較快,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測算,三季度末已達270.1%,比2019年末上升了24.7個百分點。2020年宏觀杠桿率攀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有助于中國經濟有效應對疫情,通過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六穩”“六保”任務。需要注意的是,從國際經驗來看,宏觀杠桿率過高或過快攀升,往往是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因素。“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是下一階段“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關系”的內在要求。
A股市場募資新生態漸成
截至12月27日,同花順數據顯示,累計有389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市場,A股IPO融資額已經創下十年以來新高,為4635.3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0%。從募資去向來看,半導體、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新興產業成為募資“熱點”。此外,科創板IPO增長迅猛,今年發行上市的141只科創板個股合計首募資金超2000億元,占年內新股募資的比例過半,也超過主板市場位居各板第一。
“最嚴限塑令”年底落地 可降解塑料市場巨大
隨著年底臨近,被譽為“最嚴限塑令”的落地實施也進入倒計時階段。多家機構表示,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行業或將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截止12月25日收盤,同花順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上漲1.03%,收報994.32點。
中國證券報
頭條
證監會:推動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訴標準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簡稱“修正案”),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與證券法修訂相銜接,修改內容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等。(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2021年經濟增速顯著回升成共識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更加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中國經濟經受住巨大考驗,呈現快速恢復態勢。業內人士預計,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蘇,加快回暖。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有望反彈到12%左右,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10%左右,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GDP增速有望達到8%左右,經濟增速顯著回升成為業內共識。
錢于軍: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QFII打開了投資中國的一扇窗。”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錢于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不斷按下“加速鍵”,雙向開放的廣度、深度持續升級。在QFII/RQFII額度限制取消等政策加持下,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上海證券報
頭條
三大指數韌性十足 折射中國經濟強勁活力
2020年,面對巨大的風險挑戰,中國的表現令世人矚目。“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其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作出如上判斷。
作為經濟“晴雨表”,今年的A股市場也在疫情發生后承受了壓力,恐慌情緒一度籠罩市場。但三十而立的A股不再脆弱。伴隨著經濟復蘇,以及多項重點改革的堅定推進,A股主要指數悉數收復失地,并有望以全年高點收官。(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連續7個月正增長 經濟穩步恢復態勢進一步得到印證
經濟穩步恢復的態勢進一步得到印證。最新公布的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繼續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且為連續7個月保持正增長。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工業企業利潤有望保持良好恢復態勢。
監管規范社保“第六險”試點 險企參與長護險須守9條規矩
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之外,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保險(下稱“長護險”)試點正在規范中迎來發展。記者昨日獨家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起草了《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服務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于近日在業內征求意見。
機構年末論策:看好跨年行情 堅守順周期主線
2020年還剩最后4個交易日。近期市場有所波動,但整體呈震蕩回升,成長風格標的漲幅較大,金融板塊跌幅較大,行業表現分化,輪動也較為迅速。
機構分析認為,近期市場變化的核心在于短期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的上升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但在國內經濟基本面不斷抬升的背景下,市場擾動只是短期現象,看好A股2021春季躁動行情。
證券時報
頭條
為資本市場深改提供最強有力法治保障
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出臺: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刑法修改落地 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改,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證監會表示,這表明了國家“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對于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推進注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北上資金連續8周凈流入 光伏股獲大幅加倉
上周市場分歧盡顯,多空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三大指數報收陽線。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A股86.14億,已連續第8周凈流入,其中滬股通累計凈流入48.44億,深股通累計凈流入37.4億。
證券日報
頭條
年內北上資金 涌入近2000億元 加碼96只A股勝率超六成
“北”受矚目!“北上資金作為市場行情的‘風向標’,對A股影響日益提升,其持股加倉情況一直為各方所關注。”業內人士一致認為。
外資對A股的配置意愿不斷增強。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2月23日,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達1953.51億元。其中,有8個月實現凈買入,4月份、6月份和11月份實現凈買入額均超過500億元,分別達到532.58億元、526.79億元和579.29億元,1月份、2月份、5月份和7月份成交凈買入額均在百億元以上,10月份基本持平凈買入金額0.23億元。僅有3月份、8月份以及9月份呈現凈賣出態勢。(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刑法“攜手”新證券法 夯實資本市場法治根基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簡稱:修正案),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也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體現了黨中央、全國人大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國家“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將邁上新臺階。
前11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4% 裝備和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
12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繼10月份實現由負轉正后穩步回升,1月份至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7445.0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比1月份至10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
存量房貸利率掛鉤LPR即將生效 房貸族欣慰“壓力略有減輕”
LPR報價的變動不僅牽動著市場的視線,更關系著“房貸族”的錢袋子。LPR報價改革后,據央行通知,有存量商業住房貸款的“房貸族”需要在今年3月1日至8月底期間,在LPR和固定利率間作出選擇。而據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8月末,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進度已達92.4%。其中,存量個人房貸轉換進度為99%,已轉換的存量貸款中,91%轉換為參考LPR定價。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