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海洋大科學中心科研成果加速邁向產業化

自青島市發起海洋攻勢以來,海洋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56.5%,海洋生產總值對GDP的貢獻率再創新高,頂尖創新平臺支撐進一步增強。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自籌建以來,以建成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和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為目標,依托設施集群和開放支撐平臺,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梳理了13家共建單位的300多項可供轉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涉及現代海洋、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環境治理與節能減排、醫養健康、文化創意與精品旅游等產業領域,已有多項成果與企業轉化對接,在青島、煙臺、威海等山東沿海城市開展需求對接和成果推介,并發起成立了山東首個綜合性產學研創新聯盟。

目前,由中科院、山東省、青島市三方共建的海洋大科學中心理事會已正式成立,該中心自籌經費圍繞海洋領域“從0到1”的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啟動實施首批自主部署項目。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從這里走出去“落地生根”,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也將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交叉研發集群與地方政府和高新技術企業通力合作,建立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海洋新興產業良性發展,成為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引擎。

海洋大科學中心園區航拍圖

“牽手”國家實驗室資源共享

“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經過兩年多的籌建,在跨所協同、平臺建設、團隊打造、科技攻關、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籌建組組長王凡指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是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已形成了融合發展、互為支撐、協同攻關的良好局面,今后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將會進一步凝聚中科院涉海單位的優勢力量,加大與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協同創新的深度與廣度,共同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

王凡表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將進一步探索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人才集聚和激勵機制,匯聚全國乃至全球的優質創新資源,大力構建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協同創新團隊,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產生引領全球海洋科技發展的重大創新成果,以海洋科技創新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與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構建。”

今年海洋科考任務全面恢復

2020年3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號科考船從青島啟航,赴西太平洋海域執行深海科考,標志著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2020年海洋科考任務全面恢復。此次“科學”號西太平洋科考也是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今年首個深遠海科考航次。借助這一平臺優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對所屬10艘科考船全年的航次進行科學統籌和優化,以確保2020年全年科考任務圓滿完成。

“進入21世紀,海洋科學表現出多學科交叉、研究目標宏大、投資強度大、裝置大型化等鮮明的大科學研究特點。”據王凡介紹,基于海洋科學的發展規律,海洋大科學中心構建起以科考船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為支撐,以若干個重大科技任務為保障,跨部門、跨領域、跨學科組建核心科學家團隊的新型運行模式。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科考船隊在船時、裝備、人員等方面的運行機制上提升協同效率,統籌運行全院10條海洋科考船。

通過統籌調配實施,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已經逐步構筑起了多個集聚科技創新平臺,海洋科考船隊、開放支撐平臺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海洋科考船隊統籌運行中科院10條海洋科考船,實現了基礎條件平臺的共建共享共用,組織科考船隊中的“科學三號”“創新一”號、“創新二”號、實驗2”號四艘科考船分別從青“島、煙臺和廣州三地同時啟航,實施渤海、黃海、長江口、珠江口海域多學科綜合性調查及蘇北淺灘區黃海綠潮問題共享調查的“健康海洋”航次,深入認識我國近海尤其是黃河口、長江口及珠江口物理、地質及生態環境變化規律與機制,為“健康海洋”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集結中科院最強海洋科研力量

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決定依托海洋研究所,聯合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所、聲學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上海藥物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等12家單位,共同籌建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這是中國科學院繼北京、上海、合肥之后批準建設的第4個大科學研究中心。

中心建成后,將實現中科院先進科研設施、高端人才團隊、重大科技成果向新區集聚,形成以新區為總部、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海洋領域科技創新平臺、人才高地和新興產業培育基地。根據規劃,到2020年完成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籌建任務,基本建成高效、開放、共享運行的技術支撐平臺體系;到2030年將建成多層次、多類型的海洋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形成多學科交叉、科學與技術融合的國際一流創新團隊,產生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原創性成果,造就一批國際著名的海洋科技領軍人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中心。

目前,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開展的核心研究方向與重點任務包括健康海洋理論與技術應用、印太匯聚區多圈層相互作用、海洋生命過程認知與生物資源綠色發展等;重點發展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新技術,圍繞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壯大培育,激勵成果轉化和創業,建立包括海洋產業孵化器、海洋創業園和海洋創客中心的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創新創業共同體,加速海洋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為國民經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依托設施集群和開放支撐平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打破了海陸/地生界限、部門界限、區域界限,凝聚中科院海洋、生命、能源、資環、高技術等領域優勢研究力量,組織大團隊協同攻關,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研究計劃。比如發起“絲路方舟”大科學計劃,促進山東海洋科技成果在“一帶一路”沿線落地生根,助推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王凡告訴記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立足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建設,主動對標山東鄉村振興、海洋強省以及青島‘十五個攻勢’中的科技創新任務,助力海洋產業發展。目前牽頭組建了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相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已在青島、煙臺、威海、東營、濱州等山東沿海地市開展需求對接和成果推介。”

此外,海洋大科學中心還牽手中海輝固地學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打造開放共享的水下機器人科技創新平臺,融入青島市發起的“海洋攻勢”,直接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助力。目前,海洋大科學中心已與山東地方政府簽署了7份合作協議,完成26項重要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青島財經日報記者 李倚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制服丝袜人妻综合第一页|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婷婷综合激情五月中文字幕|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久久一本色系列综合色|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