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薄克國
“我認為,在山東省的‘十四五’規劃制定中,要特別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解決鄉村振興金融供給。”近日,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要堅持消費金融的方向,堅定綠色金融的理念,堅毅科技金融的眼光,堅守普惠金融的胸懷。
胡金焱認為,發揮消費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堅持消費金融的方向,既是擴內需、調結構的需要,更是服務經濟增長的需要。
近年來,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日益提升,已占到GDP的50%以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山東省則達到60%以上。
“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消費方面,要把國內大循環做好,消費服務經濟增長是重要的支撐,所以需要消費金融提供服務。”胡金焱認為,發揮好消費擴內需促經濟增長的作用,需要大力發展消費金融,用金融活水化解供需矛盾,把遠期購買力轉化為即期購買力,把潛在消費者轉化為現實消費者。
胡金焱建議,一方面,要通過金融機構自建平臺或與電商合作建設平臺,充分挖掘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消費需求,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與消費品供給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持續擴大數據來源和使用維度,努力發展服務門檻更低、更便捷的智能信貸。
“綠色金融服務經濟新增長,這是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通過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其實也是我們山東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面。”胡金焱介紹,從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來看,包括“十強”產業,也有綠色產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已出臺了綠色產業目錄,出臺了綠色產業債券發行等方面的政策,人民銀行系統推行綠色信貸,進行了制度安排。從山東省來講,需要利用好國家的產業引導政策。金融機構服務山東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當中,需要把綠色產業做起來,綠色金融做起來。
胡金焱認為,山東正處在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十強”產業加快突破、“四新”經濟加快發展、創新驅動持續增強的時期,迫切需要科技金融支撐。
他建議,發展科技金融,要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搭建服務平臺,完善風險投資體系,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效結合方式,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
胡金焱認為,應該通過普惠金融的發展服務中小微企業,服務鄉村振興。尤其是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普惠金融要有胸懷,要有情懷。山東是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農業大省。山東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需要金融提供支持和支撐。
普惠金融對服務中小微企業,特別是解決融資難方面,發揮了很大的“造血”作用,發展普惠金融要注意哪些事項?
針對這一問題,胡金焱說,山東國有經濟力量較強,民營經濟優勢并不突出,“十四五”期間,要在抓各類市場主體建設中,重點補齊民營經濟發展。發展民營經濟,需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我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迫切需要解決鄉村振興的金融供給。
他建議,首先要完善鄉村地區金融機構體系,發揮好農信社、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供給的主力軍作用,同時帶領新興金融業態和地方金融組織一起,服務普惠金融,引導新興金融業態規范發展。
其次,要抓信息化,普惠金融的根本出路在于數字普惠金融,要利用互聯網+信息時代提供的良好手段,來服務普惠金融。通過數字普惠金融匯聚信息,降低成本,大幅提高交易效率、融資效率,提升防控風險能力。
最后,從一定程度上講,普惠金融相對成本高,需要政府在征信體系、擔保體系、財政政策補貼、稅收優惠、金融容忍度上等方面,建立相應的配套機制。
來源:大眾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