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排第九!2020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行榜出爐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今年的報告構建了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和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同時在兩項指標下又分別構建了五個分項競爭力指數,對2020年中國兩岸4地291個城市進行多維度比較研究。

報告顯示,2020年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10強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和無錫。2020年中國可持續競爭力指數10強依次是: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南京、青島和武漢。

報告研究發現,邁向“十四五”及未來15年的城鎮化中國,新需求力量、新交互力量、新空間力量和新供給力量等四大引擎將驅動城鎮化發展。

先來看看兩個主榜單——深圳、香港、上海綜合經濟競爭力前三強還是他們

代表著城市綜合實力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年各城市的表現如何呢?看榜單——

與去年相比,前三強城市沒有變化,仍然是深圳、香港、上海,而且還不僅僅是蟬聯,5年前他們就占據著三強席位。

再來看看這些年,哪個城市“進步”了,哪個城市又“退步”了

先看“進步”的城市:與2015年相比,北京上升1名,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則分別上升1名、1名、2名、3名、1名。在前20強內,杭州、寧波、鄭州上升幅度最大,杭州由2015年的第18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11名;寧波由第19名上升到第13名,鄭州由第25名上升到第20名。

再看“退步”的城市:與2015年相比,廣州相對降低1名,由第4名變為第5名。澳門、長沙的綜合經濟競爭力也相對有所下降。

競爭力強的城市哪個區域更多?仔細一看,差別還是挺大的。

從南北方來看——

北方有60%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處于下降狀態;

南方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處于上升狀態的占比高達83%。

從東部、中部、東北、西部來看——

東部城市總體排名平均上升3.5名;

中部城市普遍上升,總體排名平均上升15.5名;

東北城市普遍下降,總體排名平均下降50.8名;

西部城市有升有降,總體平均上升1.9名。

總體呈現“東高西低、南高北低、東升西穩、南升北降”局面。

綜合經濟競爭力較強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

前6強五年不變可持續競爭力中部迅速崛起

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既代表著城市當下的發展情況,更體現著城市的未來,反映著城市的發展潛力。在這項競爭力比拼中,又是哪些城市居于前列呢?看榜單——

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廣州,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前6強,還是他們,5年了一直是他們,連排名都保持不變。

從前20強來看,東南地區占據10席,港澳臺地區占據5席,環渤海地區占據3席,西南地區占據1席,中部地區1席,總體覆蓋澳門、北京、福建、廣東、湖北、江蘇、上海、香港等13個省份和地區,發達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格局逐步穩定。

可持續競爭力較強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引領周邊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

從南北方來看——

北方有61.54%的城市排名處下降狀態;

南方只有36.02%的城市排名下降。

從東部、中部、東北、西部來看,在可持續競爭力前100名城市中——

東南地區城市數量處于領先地位,其次為環渤海地區,再次為中部地區;

從排名上升幅度來看,中部地區較5年前增加3個,可持續競爭力迅速崛起;

東北地區可持續競爭力排名處下降狀態,平均下降9.75名。

再看看“子榜單”中有啥干貨——營商環境競爭力排名

今年的營商環境榜單更為細致,既有軟環境,又有硬環境,快看看大家表現如何——

營商軟硬環境放在一起看,同時出現在兩個榜單排名前5的城市只有上海、香港、臺北;同時出現在兩個榜單前20強的城市有:上海、香港、深圳、北京、臺北、天津、廣州、澳門、蘇州、廈門、杭州、青島。看來,這些城市的營商環境還是比較過硬的。

當地要素競爭力排名

中心城市當地要素競爭力絕對領先。東南區域當地要素競爭力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信貸市場融資便利度和青年人才是決定當地要素競爭力差異的關鍵變量。

生活環境競爭力排名

中國城市生活環境競爭力整體呈現“頭小肚大”的矮橄欖型結構,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區域上呈現明顯的“南強北弱,東部領先”特點,港澳粵滬京,領銜全國。

全球聯系競爭力排名

城市在全球聯系競爭力方面整體比較集聚,并呈現了多中心分布狀態,“南強北弱”逐步固化,二線城市全球聯系競爭力差距小、競爭激烈,北上廣深領先且差距最小。

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呈現區域分化趨勢,“東優于西”、“南高于北”現象明顯;城市群科技創新競爭力水平總體相對較高,并且內部分化程度大致與平均水平成反比。

經濟活力競爭力排名

中國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呈現大城市領先、中小城市發育不足的多層嵌套城市體系;東部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領銜發展,東北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發展困難凸顯。

環境韌性競爭力排名

總體來看,中國城市環境韌性競爭力的分布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紡錘形分布特征。東部省份城市環境韌性競爭力水平較高、內部差異也較小,東部發達地區城市群環境韌性競爭力水平較高,但京津冀城市群在東部地區城市群中排名相對較低。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是提升中國城市環境韌性競爭力的關鍵。

社會包容競爭力排名

東部城市社會包容競爭力領跑全國,尤以港澳臺地區、東南地區、環渤海城市為主導,粵蘇魯城市相對優勢較大。

來源:經濟日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99综合电影在线视频好看|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丁香伊人五月综合激激激|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小说区 图片区色 综合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