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餃子、蒸年糕,打燈籠、放鞭炮。”你是否和我一樣,時常想起兒時的春節,那時的年味兒是多么濃啊。今天小編就精心為大家推薦一些還保留著濃濃年味兒的旅行地,邊旅行邊過年,而且能讓自己恍惚中穿越到了兒時的時光!
1.貴州去黔東南郎德吃一頓苗家團圓飯
苗族有自己的年節,一般是在農歷十月,但近代以來黔東南地區苗族人過春節甚至比苗年還要熱鬧。郎德上寨是黔東南苗寨群的代表。到郎德過年就是為了欣賞這里華麗的苗族盛裝,感受苗族節慶的熱鬧,還有苗族姑娘的熱情。
在過年期間來到郎德,您會遇到美麗的苗族姑娘的攔路酒,不干三杯休想進寨。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就是舉行盛大的蘆笙會,您會參與到熱烈的盛裝苗舞、蘆笙舞、對歌、賽歌等活動之中,苗族的青年男女們也會在盛會期間互相結識、選擇配偶,來到郎德過年的帥哥可要小心了,否則明年的除夕您可要在郎德吃上一頓苗家人的團圓飯了。
2、陜西安塞吹吹打打過大年
西北黃土高原上最有年味的地方莫過于安塞了。安塞有腰鼓,有嗩吶,有聲聲斷斷的信天游,有造型夸張的剪紙和農民畫。這個地方就是這樣,大紅大綠,大喜大悲,一切都那么酣暢淋漓。一年來沉默寡言的漢子們,此時要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狂歡!當那些陜北漢子隨著鼓點騰起漫天黃塵時,你也會被忘乎所以地包圍在那片寬闊的舞臺當中。如果要去安塞看腰鼓一般可以稍微晚一些去,因為整個西北地區都是十五比初一熱鬧。
交通:可以走北京—包頭—榆林—靖邊—安塞一線,這樣可以在沿途特別是靖邊—安塞一段充分感受黃土高原的氣勢。
3、成都去錦里體驗三國民俗
成都武侯祠一直是成都的文化地標,春節到武侯祠感受“游喜神方”是老成都人的習俗之一。今年,成都大廟會迎來在武侯祠舉辦十周年,春節活動更精彩紛呈。
在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的錦里,鱗次櫛比的茶坊、客棧、酒樓、戲臺、民俗工藝店掛滿了燈籠彩帶,還有三國遺風民俗體驗,讓你仿佛回到古代新年。“國學小喜神”現場送祝福,三國主題嘉年華有三國名人大巡游,“英雄三國”主題燈展再現三國人物的英姿,大廟會書市和展覽讓人們了解到源遠流長的古代歷史。
此外,傳統舞龍、高蹺、川劇、雜技等民間絕技表演奉上精彩的文化大餐,為游人帶來歡樂吉祥的過年氣氛,可以讓你體驗最原味最懷舊的成都市井風味。
4、湖南鳳凰古城品一壺邊城的陳年古釀
鳳凰是因為沈從文的小說而為人所知。從鳳凰小城腳下款款流過的是沱江,來這里過春節,一定要選一個可以望江的閣樓居住,感受春天一點一點伸進水里的暖意。
在鳳凰周圍居住的大多是苗族人,春節期間幸運的話能趕上苗人山江趕集。集會在小城里有一條主干道,兩邊擺滿衣服、鞋帽等各種生活用品,當然也少不了各色小吃。貼春聯,掛年畫,趕年集,辦年貨,殺年豬,打糍耙,釀甜酒,灌香腸等等民俗還依然保存著。
春節期間這里還有個風俗是放河燈,大年夜的晚上,吊腳樓上掛滿的紅燈籠在江水的倒映下影影綽綽。人們歡聚在江邊,買來用紙做的一盞盞河燈,點著之后讓河燈順水漂走,星星點點的河燈把夜里的沱江裝扮得分外漂亮。
交通:去鳳凰一般選擇乘火車,在吉首、懷化下車,吉首、懷化均有汽車前往。
5、浙江到烏鎮參加傳統長街宴
春節的烏鎮一改平日的寧靜,變得熱鬧起來,各種民俗活動齊齊登場:花鼓戲、皮影戲、地方戲曲表演、水燈表演等,洋溢濃郁的水鄉古鎮風情。感受烏鎮民風鄉情,莫過于走進淳樸的水鄉人家,體驗獨特的江南年俗、溫馨的年夜飯。
最不可錯過的是烏鎮最傳統最樸實的長街宴。在烏鎮延綿數里的街宴上,喝著烏鎮米酒,嘗著水鄉年味菜,可感受西柵老街上傳統的中國年味。
春節期間游客還可以乘彩燈畫舫游西湖,可以在船上欣賞越劇折子戲、聽江南絲竹樂、觀彩船巡游,湖畔舞龍舞獅、踩高蹺、社火和余杭滾燈、踩街等活動更讓人感到年味的濃烈。
6、山東淄博周村最具“原汁原味”年味的古商城
周村位于山東省淄博市,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稱,是著名的魯商發源地。周村完整地留存了中國北方的原汁“年味”,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商城,繼承了魯文化醇厚、深邃、悠遠的純樸本質,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尤其是過大年,煞是熱鬧好看。
在進入農歷臘月至春節后的40天時間內,周村古商城內會花燈交相輝映,燈謎撲朔迷離;打陀螺、滾鐵環、踩高蹺等民間游藝活動讓游人體驗童趣,樂不思蜀;穿旗袍、坐花轎、入洞房等民俗婚禮,讓游客體驗穿越時空的婚嫁;吹糖人、捏面人、刻瓷表演、皮影戲等傳統商業習俗及百年市井再現,讓人目不暇接,恍若隔世;山東呂劇、五音戲等地方戲曲展演及每天的鳴鑼開市、百年情景畫表演、民間雜耍等項目,豐富多彩,帶給游客陣陣驚喜。
同時,周村古鎮也會聯合各特色飯店,在過年期間以周村燒餅、周村羊肉、煮鍋、肴雞、干炸丸子、豆腐箱子、酥鍋、蠶蛹以及地方山野菜為基礎,打造出地方特色的民俗家常宴,以供游客在過大年期間品嘗。
7.浙江安昌臘味飄香年在望
紹興是歷史文化名城,其富山旺水孕育過無數名人,也“典藏”著聞名遐邇的水鄉古鎮,安昌就是其一。安昌古鎮還留存著古老的曬臘腸習俗,在繁華的紹興看到這么濃郁的年味,很意外。
出紹興城三十分鐘就到了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之譽的安昌,撲鼻而來的是那濃濃的臘味,走進老街,臨河的廊檐上,掛滿了紅得發亮的臘腸、風干的鳊魚、泛著金色的醬鴨……
在傍晚陽光的照耀下,透射出紅紅的亮色,使整條小街,籠罩在暖暖的氛圍里。古鎮的濃郁年味隨風而起,撲面而來。
8、山西逛磧口古鎮感受地道年文化
黃河九曲十八彎,在晉陜大峽谷的中段,有一個叫磧口的古鎮,你可以住在磧口古鎮的窯洞里,和老鄉一起在熱騰騰地土炕上學剪窗花,也可以按磧口風俗迎新年:晚上攔門,小孩枕頭下壓棗、核桃、蔥、蒜、菜刀,腳上栓銅鎖,家中栓驢蹄。
領略了磧口古鎮的年味,再去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歷年都會舉行熱鬧非凡的“平遙中國年”大型迎新春活動,活動期間,游客可在平遙古城住客棧、吃年飯、包餃子、貼春聯、賞花燈、看大戲、觀社火,還可以觀看古城各景點景區推出的縣太爺拜年等地方特色表演。
9、河北蔚縣剪紙窗戶上“刻”出的絢麗色彩
在農村過一個地道的春節,不能錯過河北蔚縣熱鬧的民間社火,在農歷新春的這幾天,廣場上都會有來自各個村莊,由農民自己表演、豐富多彩的社火表演,這是體驗過最歡樂的新春。蔚縣民間社火,種類繁多,從正月十四開始,連演三天。偶然的機會我們和村民打聽到有傳統手工藝工作室可以參觀,摸索著就登門拜訪了。
打樹花
貼窗花
在河北、山西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里,有著過年貼窗花的習俗。蔚縣剪紙源于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其制作工藝在全國眾多剪紙中獨樹一幟,這種剪紙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藝為:設造型—薰樣—雕刻—染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