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銀海集團董事長辛華龍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您堅持的“初心”是什么?
“依海而生”,發展藍色經濟。
與“初心”有偏差或者被質疑的時候想過放棄嗎?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么?
沒想過放棄。動力就是對這份行業的熱愛。
在企業以后的發展中,會做出哪些有異于“初心”的改變?
以海洋經濟為原點,擴大旅游、教育、培訓等產業半徑,進一步升級產業鏈條,借助西海岸的地域優勢,拓寬發展空間。
您怎樣理解經濟新常態?
去年12月上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新常態做出了系統性闡述,提出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對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穩中求進,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關于新常態主要特征和趨勢,理論界已有不少論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概括為:增長速度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結構調整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存量與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銀海集團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新常態的認識和判斷上來,提高對新常態的認識,增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自覺性。
企業如何迎接經濟新常態?
經濟發展新常態為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指明了方向。銀海集團要順應經濟發展大勢,與時俱進地做好企業各方面的工作。為此,我們提出了銀海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探索新思路,穩步謀求新作為,奮力開創新局面”。
新的一年,您最期待的改革在哪里?銀海將作出哪些調整和改變?
2015年,銀海提出了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出了七個“更加注重”,將引領企業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根據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工作部署,2015年工作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探索新思路,奮力開創新局面。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轉型升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促進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更加注重發展海上旅游和休閑產業,培育濱海旅游新產品。更加注重發展教育產業,完善銀海教育產業鏈。更加注重推進大世界園區招商,提升資產運營效益。更加注重推進西海岸項目,譜寫藍色經濟新篇章。更加注重實施銀海大廈營銷,收獲樓宇經濟成果。
在鞏固已有項目的同時,進一步突出海上旅游和休閑旅游,培育海洋旅游新產品。適時開發特色旅游線路,從銀海大世界東至嶗山、西至黃島泔水灣、北至膠州灣,輻射周圍島嶼的海上航線,打造青島海洋旅游升級版,讓青島海上航線如同陸上交通一樣流動起來,延長游客來青滯留時間,提升青島城市形象。
■企業家素描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如果用到企業的發展上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在發展的路上有太多誘惑,能夠在“加減法”的浮沉中堅持“初心”的企業不多。
夠資格見證島城人文變遷的企業同樣不多,銀海算是其中之一。青島市第一條海上旅游交通航線的開通、國內第一個國際帆船訓練基地的組建、我國第一個“游艇產業發展基地”的成立……在二十幾年的風雨中,有多少人“半路出家”轉而做其他行業,又有多少人選擇堅定“當初”。難得的是,在浪潮涌動之后,銀海還能堅持“依海而生”。
果敢、剛毅、聰穎、膽識,是青島銀海集團董事長辛華龍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而兜兜轉轉數年來,辛華龍將“銀海”品牌塑造成一個規模龐大的集團公司,逐漸成為青島城市品牌創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銀海俱樂部到海上交通集散中心,找到一個原點后,辛華龍根據原點不斷地將產業半徑擴大。回首銀海集團的發展路徑,可以將10年作為企業的轉折點。2005年創建了銀海國際游艇俱樂部,2015年將升級游艇俱樂部,籌建青島游艇航海學院,并建設海上交通集散中心停靠點,開辟輻射全國的海上交通航線,打造海上現代休閑海釣園區。面對未來的發展,辛華龍早有籌謀。
他告訴記者,青島海上旅游產業雖然起步較早,但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旅游企業小而分散、企業運營船艇檔次低、經營航線短、項目單一、經營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十分突出。應編制青島市海上旅游交通發展規劃,在前海、膠州灣及兩翼海岸線合理布局建設海上旅游交通碼頭,開辟更多的海上旅游休閑航線,擴大海上旅游發展空間,培育較大規模、高端品質、景觀豐富的海上旅游觀光休閑產業品牌。
有人曾說,成長心態或固定心態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去向。固定心態的人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出現挫折,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這行轉而做其他。而成長心態則認為事物是可以改變的,任何事情,合適與否取決于個人努力。對于辛華龍來說,一路走來遇到不少困難,然而無論遇到什么難題,他都沒想過“適不適合”的問題。“初心”始終是他創辦銀海、發展銀海的那根“弦”。
如今看來,產業是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分離的“主板”。在旅游、教育、培訓等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中,辛華龍把每個產業都設定了新的發力點。站在第二個10年的“肩膀”上,銀海下一步的作為將備受期待。
(青島財經日報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